医联持续以学科建设为驱动 赋能医生 服务患者
2021-05-08 14:36:15来源:壹点网
医疗有其特殊性,数量上的壮大,不仅仅意味着蓬勃发展,更意味着监管的压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在近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的快速发展,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焦雅辉还强调,后续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管方式,推行医疗机构和医师、护士电子证照,使得能够更加便捷地查询互联网医疗服务机构和人员资质,制定全国统一的互联网诊疗服务和监管规范性文件,对监管内容、监管程度进行统一要求。
经历了2020年疫情催生下的行业蓬勃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已经开始逐渐进入理性发展阶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发展的要求。规范、有效、为患者的结果负责是政府、行业的要求,也应是企业的自我要求。而完备的学科建设是规范化发展的基石,如今的互联网慢病管理的核心将不仅仅是流量的竞争,而是医疗资源的竞争。这些取决于平台学科建设的能力,自身拥有医疗资源的质量,以及医疗资源整合调度的能力。具备以上能力的互联网慢病平台将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建立起竞争壁垒。
深耕慢病管理多年的互联网医疗独角兽企业医联,一直以来给业内人的印象都是低调的,但它已悄然建立起了自己的“护城河”。据了解,医联在开设每个科室病种时,都会同时启动自主研发的疾病管理体系,保证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而且医联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投入还在持续加大,2020年携手各领域科学家/临床专家、学协会,陆续启动了糖尿病、肿瘤、慢性肾病等学科的专家共识,进而推动行业发展,保障患者利益。
未来医联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投入只会有增无减。这一点从医联不久前宣布的公司使命和组织架构升级中可以看出。据了解,医联的使命由此前的“用科技让慢病患者过上有品质的生活”升级为“让全人类健康寿命延长一年”。此外,原慢病管理中心升级为学科部制,分设科室一部、科室二部和科室三部,并且明确表示,三个科室部门将持续以学科建设为驱动,搭建多个疾病管理中心,规范并优化疾病线上管理流程,赋能医生,服务患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