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正文

屡获殊荣!四十九坊荣获第五届“红高粱奖”大师质量奖

2021-04-09 09:28:59来源:财讯界

近日,为全力打造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遵义市酒业协会、仁怀市酒业协会公布世界十大烈酒产区及红高粱奖获奖名单。四十九坊凭借优异的表现在第五届红高粱奖评比中脱颖而出,荣获大师质量奖和纳税前十强奖,实力再获肯定。

四十九坊联合创始人、监事长张新中,四十九坊联合创始人、研发部总经理张传远,代表公司上台领奖。此奖项的评选顾问阵容相当强大,世界级酿酒大师季克良就位列其中。 季克良是贵州茅台的灵魂人物,酱酒的一代宗师,他曾任茅台董事长、总工程师,是第一个用科学理论解读茅台的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在长期科研中,季克良以科学方法总结提炼茅台酒的10大独特工艺,如高温堆积、高温发酵等等,使茅台酒在1995年后实现质量、产量的恒久如一。在他任内,茅台酒才真正定型,具备规模化生产而品质不变的可能性。

对于如何生产好酱酒,季克良说过三个字-急不得!

酱酒的生产要和赤水河的变化相符合,进行季节性生产,需要严格按照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端午踩曲、重阳下沙投料。历经八次摊晾、加曲堆积发酵和入池发酵,再经过九次蒸煮、七次取酒的复杂漫长过程。

酱酒的生产周期很长,至少要5年。同一批原料要生产1年,新酒要放3年才能勾调,勾调后还要保存一年,以保证不同年份出产的酒有相对统一的口感。

季克良曾讲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冬天二次酒产量很低,请专家来研究,却找不到原因,甚至有人想求神拜佛。后来他和工人们聊天。有一个工人说,自己二次酒烤的不错,却老被领导骂。因为他做的慢,别人都搞完了,他还没做完,还要单独给他烧锅炉。

工人的话给季克良很大启发。原来二次酒是在冬天生产。天气冷,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影响发酵。他让大家都慢下来。原来一个礼拜干6天,现在干5天,搞好两个窖池的发酵就行。这样给微生物更多的时间去发酵。

据四十九坊的工程师宋丽介绍,慢下来之后,还可以采取其它措施改善冬季的出酒。

冬天气温低,堆积发酵的糟醅温度不容易起来。如果堆积的时间过长,有可能导致出酒量少或者不出酒。因此,她会采取小堆堆积发酵,这样能增大堆子的表面积,和空气中的微生物发生更多接触。

宋丽说,酿酒的传统工艺最看重的就是精工细作。像这样的小细节,在她的日常工作中,有无数个。每一个小细节的叠加,才最终成就四十九坊的品质,获得大师质量奖的认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