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大红花探浙江青少年心育发展之路
2025-04-14 11:29:55来源:中新网浙江
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内,一朵别出心裁的大红花成了校园里最具人气的风景线。当学生们面临压力或渴望宣泄情绪时,只需站在大红花下,它便会在感应中欣然“绽放”,舒缓学生的心情。
大红花旁的文字写道:“总有一朵花为你而开,总有一束光为你而亮,你若来,花便开,光终将洒在你身上。”
4月8日,一位老师站在大红花下与其互动。曹丹摄
这朵花,慢慢成了学生们收获喜悦、放松心情的“好伙伴”。
青少年时期是成长关键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常化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作为落实青少年心理教育的主阵地,浙江各学校在课程与活动、师资建设、监测预警及干预等方面积极行动。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大红花,便是众多探索中的一个生动缩影。
据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赵骎介绍,学校从颜色、空间、社交等3个维度规划校园心理健康建设,大红花是其新添的空间设备。在社交方面,鉴于当下学生多以小家庭模式生活,学校鼓励学生依喜好设立工作室,由学生自己担任工作室掌门人。
“每学期初,掌门人要确定工作室研究主题,并以此招募成员。期末时,各个工作室将通过自宣自创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赵骎说,如今,该校已有81个学生工作室,涵盖宋韵传承、中草药、电子编程、厨艺、航天等领域。
该校六年级学生竺皙玥是“竺皙玥宋韵传承工作室”的掌门人。她从小喜欢宋韵文化和历史故事,便牵头成立了该工作室。现在,她的工作室已有十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
4月8日,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内的宋韵馆。曹丹摄
“每周二的拓展课上,我们会和文物收藏者张北宁老师一起学习,宋韵馆内的十几件瓷器都是张老师提供的。”竺皙玥说,“大家有许多小众的爱好,通过工作室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学校帮助我们整合资源,为我们深入学习知识提供了便利。”
赵骎认为,学习群落式的学生工作室,采用跨年龄段、同能力层次且能自主选择的学习交往模式,有助力孩子们明晰学习意义,推动他们与社交群体携手共同成长。
在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谢瑞波看来,校园心理关怀场景化、人文化建设,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创新思路,也反映出浙江在系统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
“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我们主动靠前。”谢瑞波建议,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支持网络,形成常态化、立体化的育心格局,方能切实托举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之路,让“花为你开,光照心田”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