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 > 正文

滴滴公布2021年Q2及Q3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 回港上市前景几何?

2022-01-05 10:29:38来源:凤凰网科技

2

滴滴身处一个竞争从未间断的市场。它用了近十年时间才终于获得在国内出行市场的领导地位,上市之前它一共完成多达 23 轮融资,总募资额超过 227 亿美元。它将中国几乎所有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及互联网公司都变成了朋友,但仍未彻底结束战斗。

每隔几年,市场总会冒出几家新入局者。前几年,声量最大的一次是美团打车。它在 2017 年忽然进军网约车市场,与滴滴在上海、南京等城市贴身肉搏,大打价格战,但战争未持续多久便遭遇监管约谈。此后美团打车转向聚合模式,渐渐偃旗息鼓。

滴滴此次遭遇的强势监管,可能是近几年来网约车市场的最大机会。去年 7 月以来,美团打车、T3 出行、曹操出行及高德等平台纷纷加大补贴态势,试图扩大规模。

滴滴相关 App下架不久,美团就重启了已经搁置近两年的美团打车 App,在各大应用市场重新上架。已经归入智慧交通平台的美团打车事业部也重新获得独立,相关负责人直接向 CEO 王兴汇报。

背靠主机厂商的 T3 出行甚至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多家媒体当时报道称,T3 出行内部认为“当下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公司紧急调整开城计划,定下月内开通 15 城、日均订单量破百万的目标,即日起全员开启战斗模式。

数据展现得更为直观,大部分网约车平台均在 7 月迎来的活跃用户的大幅增长。易观千帆此前发布数据显示,T3 出行活跃用户数环比增长了 32.79%、曹操出行增长了13.31%,美团打车增长45.6%。

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的信息显示,当月各平台订单量同样大幅增长,如祺出行环比增长63.7%,曹操出行增长了25.4%,美团打车增长了 23.8%。

在无法获得规模增长的前提下,滴滴在三季度加大了补贴力度,以稳固现有市场。当季滴滴销售与市场费用同比增长超过67%,环比增长 14%,达到 44.41 亿元。

疯狂并未持续多久。2 个月后,交通运输部就会同五部门联合约谈了T3出行、美团出行、曹操出行、高德、滴滴出行等 11 家网约车平台公司,指出部分网约车平台

通过多种营销手段,恶性竞争,并招募或诱导未取得许可的驾驶员和车辆“带车加盟”,开展非法营运。

对网约车这一极具规模效应的行业来说,滴滴庞大的体量是其最大的护城河。竞争对手们几个月的高举高打下来,并未太大撼动滴滴在国内出行市场的优势。

极光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 年第三季度,滴滴出行月均 DAU 为 1254.79万,依然大幅领先于 167.16 万的曹操出行及 134 万的 T3 出行。

但后来者来势汹汹。高德已将 2022 年的日订单量目标定在破千万水平,几乎是当下滴滴国内日订单量的一半。T3 出行 12 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其日订单量峰值已突破 300 万单,目前登陆 66 座城市。

滴滴国内出行订单在三季度已经减少了 2.14 亿单,这些订单约占到滴滴国内总订单量的 9%。在滴滴迟迟无法上线 App 的情况下,其市场份额或可能进一步流失。

3

对于滴滴而言,短期的亏损和增长放缓都不是最大的难题——第二季度的向好业绩已经证明滴滴在出行市场上盈利的可能。当下滴滴最紧迫的事项仍是尽快解决合规性问题,恢复 App 上架,并顺利回归港股上市。它必须尽快回归到正常的增长轨道上。

在最新发布的业绩报告中,滴滴披露了筹备香港上市进展。滴滴称,公司董事会已授权并支持公司从美股退市,并已启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去年以来,港股几乎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上市的唯一选择。但受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2021 年港股互联网公司股价普遍低迷。

据晚点 latepost 统计,去年共有 97 家公司在香港上市,净募资近 3130 亿港元(算上超额配售),融资规模排全球第四,但破发率达 78%,去年港股募资额最多的十家公司中已有九家破发。

滴滴也并非第一家试图在港股上市的互联网出行公司。早在 2020 年,主营顺风车业务的嘀嗒出行就向港股递交了招股书,但此后半年却无更新动作直至上市申请失效。2021 年 4 月,嘀嗒出行再度递交招股书,但仍未能顺利 IPO。

外界分析认为,港股未通过其申请或与嘀嗒在部分城市落地网约车服务的牌照问题有关。网约车合规性问题同样是滴滴在港上市需考虑问题之一。

2021 年年末,回归港股上市的商汤科技一扫港股此前阴霾,IPO 首日股价涨幅一度超过 20%,开年后股价更是一路上行,3日内股价暴涨超80%,市值超过2300亿港元。

如果能够顺利回归港股,滴滴此前布局的自动驾驶及新造车等“硬科技”领域业务或有可能被重新审视。滴滴自动驾驶目前已初具规模,累计融资11 亿美元。它也是 Uber、Lyft 等网约车同行中唯一一家仍在研发自动驾驶的公司。

市场分析认为今年港股有望逐步升温。中金公司发布研报称,2022年港股的价值可能将再度逐步显现,“考虑到有利的政策环境和较低的估值水平,2022年港股市场可能是均值回归的一年”。

中金公司称,随着但随着短期不确定性逐步消退和稳增长政策在年度的进一步落地,海外中资股市场有望逐步反弹,进而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这或许是滴滴回归的好时机。最新的消息显示,滴滴计划将在4月底前提交香港上市申请,6月前在香港上市。无论如何,留给滴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责任编辑:

标签: 滴滴出行 互联网出行公司 财务数据 美股市场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