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 > 正文

银行绿色金融债券发行暴涨 国有大行仍是发行“主角”

2022-07-25 11:00:19来源:城市金融报

“双碳”目标下,银行也在积极引导资金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目前,绿色金融债券仍然是银行支持绿色金融建设的主力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年内已有22家银行共发行25只绿色金融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达到1322.57亿元。其中商业银行发行量达962亿元。

国有大行仍然是发行“主角”

绿色金融债券是银行用于支持绿色产业项目发展的重要融资工具。

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年内已有22家银行共发行25只绿色金融债券,发行数量同比上涨79%,累计发行规模达到1322.57亿元,同比上涨超180%。

“从境内绿色债券市场来看,2022年上半年绿色金融债券有效发挥了其规模优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刘楠称。

调查发现,国有大行仍然是绿色金融债券发行“主角”,500亿的发行规模占据商业银行发行量的“半壁江山”。

具体来看,中国银行发行的“22中国银行绿色金融债01”规模最大,达到300亿元,接近总量的四分之一。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杭州银行分别发行100亿元规模的绿色金融债券。北京银行、招商银行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发行量为90亿元、50亿元,其余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券规模均在30亿元及以下。

“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规模大增,一方面由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巨大的绿色投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加快创新相关产品和服务,推动绿色金融债步入发展‘快车道’。另一方面,2021年以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等政策制度陆续出台,为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债券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介绍称。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战略研究部总经理杨海平认为:“绿色金融债券能够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减少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绿色金融债产品丰富,创新活跃,契合绿色经济、绿色金融创新热点。”

资金“钟爱”清洁能源产业

作为专项债券,绿色金融债券资金投向往往能传递出对相关绿色产业的投资偏好,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发展趋势与前景。

据了解,募集资金仍重点用于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资金使用规模为349亿元,占年内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的26%。同时,该产业项目投资数量最多,达到159个,占总项目数量的34%。

刘楠介绍,与去年相比,绿色金融债券的投资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钟爱清洁能源产业不仅是绿色金融债的特点,其他类型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都表现出了相同的特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国内碳排放结构和产业发展特点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刘楠认为,从碳排放结构来看,能源行业是全国碳排放的重要源头,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80%以上,因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成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从产业发展特点来看,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具备规模化发展的技术基础,且投资风险相对较低。

银行还需加强产品创新

2022年是宣布“双碳”目标后的第二个年头。上一年,中国的贴标绿色债券发行量增幅巨大,据《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2021》所称,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

2022年上半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据中诚信绿金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贴标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达到4100.69亿元,发行只数260只。较去年同期增长67.21%、30.00%。其中,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占比最大。

刘楠表示,现阶段来看,人民银行有效发挥了其监督管理职责,各发行机构执行情况也很好。但是,随着绿色发展的深入推进,现阶段绿色金融债券的管理制度可能会滞后于国内外绿色发展政策和市场环境要求。

“因此,人民银行下一步可能需要考虑将ESG纳入绿色金融债券发行的全流程监督管理体系,以切实提升绿色金融债券风险管理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质量。”刘楠称。

另一担忧来自银行的参与度。数据显示,年内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22家银行中,接近半数属首次,其余多数也仅是第二次发行。

“我国碳市场稳步推进,银行也要练就与之相匹配的绿色金融能力,加强制度建设,继续提升服务质效。”某业内人士称,加大对优质绿色项目布局,重要的是加强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

刘楠表示,银行应充分发挥其中介桥梁作用,通过信贷业务和投资银行作用,引导和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项目倾斜。践行银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参与国际绿色金融市场交流合作、践行国际绿色发展原则等方式,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哈力克)

责任编辑:

标签: 银行绿色金融债券发行 绿色低碳产业 绿色金融债券 绿色金融建设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

头条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