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 > 正文

上市银行2022年一季报披露完毕 各类型银行处境如何?

2022-05-16 14:59:35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上市银行2022年一季报已经披露完毕,很多银行都交出了不错的业绩答卷。如果再进一步探究,能发现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简单来讲,就是整个银行业明显竞争更激烈了。

通过几组财务指标,我们能观察到各类型银行近几年的处境,包括6家国有大行、8家全国性股份行、7家城商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贵阳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6家农商行(江阴银行、苏农银行、无锡银行、张家港行、常熟银行、渝农商行)以及其他银行(即全行业数据减去前述27家银行,包括绝大部分中小银行)。

贷款方面,由于规模相对小,城商行、农商行的贷款增长率一直较高。而六大行由于基数高,贷款增长率原本是长期低于中小银行的,但在近几年,六大行贷款增长率与中小银行的落差明显收缩。到2021年,大行的贷款增长率已经超过股份行,与其他银行接近。到2022年一季度,六大行的贷款增长率已仅次于城商行。

存款方面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2019年和2020年,六大行的存款增长率为行业最低。但到了2021年,六大行先是追上了股份行,并于2022年一季度进一步拉大与股份行之间的差距。

考虑到仅用增长率无法区别规模的影响,因此增加增量占比这一指标,也就是各类银行在存款、贷款市场上增量市占率,即每一期全市场的增量中,各类银行占比多少。

贷款的趋势相对清晰。六大行的增量市占率近几年逐年上升,2022年一季度已经超过50%。而股份行的增量市占率缓慢下降,2022年一季度仅为12%。城商行、农商行的占比低且非常稳定。

存款的增量市占率波动较大。近几年,六大行的存款增量市占率震荡上行,2022年一季度创下62%的高位。城商行、农商行的占比也在上升,而股份行的增量市占率则有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银行的存贷款增长率具备不同的季节性特征。比如年初存款从企业回流个人,零售业务占优的银行存款表现好;二季度开始,个人存款流向企业,对公业务占优的银行存款会有所好转。因此,2022年一季度的数据不能简单线性外推至全年。

总体来说,从近年来尤其是2022年一季度的行业竞争来看,六大行的市占率处于上升通道,意味着其在拼抢贷款、存款客户方面具备优势。而大部分股份行以及其他中小银行情况则不够乐观,市场份额在丢失,尤其是股份行颓势明显。

近几年,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个人和企业的信贷需求逐渐走弱。与之相对的是,在“保持信贷合理增长”的政策引导下,大中型银行的信贷任务量反而在增加。这就造成了供给增长、需求回落的情况,供需有所失衡,银行业也因此竞争更加激烈。

在拼抢剩余需求的过程中,不同银行的优劣势一览无余。而六大行之所以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胜出,原因也不难探究。

2022年一季度,由于债券市场利率较低,很多优质企业改为发债融资,这分流了部分贷款需求,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此时,大行具有资金成本更低的优势,可以用价格策略去争抢一部分优质贷款客户。而头部股份行是最直接面对大行竞争的,其与大行的客户重叠度慢慢扩大,但在价格上股份行显然不具备优势。

一些中小银行能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依然保持较好的存贷款增长和业绩增长,主要是因为它们已经找到自己的细分领域,并凭此成功避开了全行业的竞争,或者自身确有一定的独特优势。以小微金融(包括小微信贷以及相关金融服务)为例,只要足够下沉,与大行的普惠金融业务形成错位,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竞争。

由此看来,不同类型银行需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利基市场。我国目前有4000多家银行,其中大部分是体量非常小的小银行,仅凭绝对实力很难与大中型银行正面硬刚。考虑到我国市场空间足够大,小银行通过找到自己合适的战略定位,并坚持战略定力,打造本领域内的业务能力,还是完全有机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行业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果探索不到这样一个差异化的定位,那么中小银行未来可能面临巨大的战略风险。(王剑)

(作者系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标签: 上市银行2022年一季报 国有大行 全国性股份行 南京银行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

头条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