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发展格局 江苏银行业保险业力推“四保障”“六提升”行动
2022-02-22 15:06:57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2021年,全省银行业累计为488.3万户企业发放贷款12.6万亿元。保险业提供各类风险保障557.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4.8%。
日前, 江苏银保监局发布《2021年江苏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江苏银行业保险业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开展“四保障”“六提升”(即保障扩大投资,保障消费升级,保障外资外贸提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提升小微企业,提升乡村振兴,提升民营企业,提升制造业,提升科技创新,提升绿色发展)专项行动,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金融支撑。从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末,全省银行业表内总资产规模达到24.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7%;各项贷款余额18.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3%。2021年,全省银行业累计为488.3万户企业发放贷款12.6万亿元。保险业提供各类风险保障557.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4.8%。
“四保障”
在“四保障”方面,江苏银保监局保障有效投资需求,完善省、市两级重大项目融资监测报告制度,定期跟踪项目进展和金融服务落实情况。
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将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金融需求作为助力扩大有效投资的主抓手,主动对接全省重大创新载体、重大产业、重大生态环保、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金融需求。国开行江苏省分行2021年入库人民币中长期项目2720亿元,覆盖长江经济带战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双碳”目标等多个重点项目。保险机构积极为重大项目提供风险保障,太平财险江苏分公司为常泰、龙潭过江隧道等建设项目提供风险保障11亿元,为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风险保障58亿元。
数据显示,2021年主要银行机构对全省138个省级重大项目、2844个地市级重大项目新增融资3255亿元;保险资金通过投资债券、股权、不动产等多种方式,支持江苏省重大项目建设,2021年末保险资金在江苏投资余额达4931亿元,较年初增长23.3%。
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方面,江苏银保监局围绕全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产业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融资监测体系,会同江苏省工信厅协调解决9家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融资诉求,助力核心企业健康发展。主要银行机构主动梳理对接“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产业链供应链龙头企业为核心,创新供应链产品服务,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同时,中信保江苏分公司制定具有江苏特色的“点、面、链”产业链服务方案,累计为电子信息、家电、整车行业承保178亿美元,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链主”企业。
截至2021年末,辖内主要银行机构对1.8万户产业链核心企业的融资余额达到1.02万亿元;对7.7万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余额为8203亿元。
围绕夯实经济良性循环基础,各银行机构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江苏银保监局出台的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针对新型电力装备等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大对接支持力度。截至2021年末,全省银行业制造业全口径融资余额3.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8%,制造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连续5个季度保持提升态势。该局持续推动高效保障自贸区金融供给,支持南京、苏州、连云港3个自贸片区全年新增121家特色银行保险机构。
“六提升”
江苏银保监局在“六提升”专项行动中,开展小微企业首贷扩面专项行动,搭建首贷对接线上平台,从全省纳税信用评级M级以上小微企业中筛选出有融资需求的无贷户17.6万户,推动银行机构逐户对接。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通过实施白名单制精准营销,发挥网点优势提升首贷服务效能。全省农商行加强网格化管理,深入乡镇、开发区、街道精准对接,提高首贷获得率。截至2021年末,全省小微企业首贷户达6.2万户,占比较年初提升2.91个百分点,贷款余额1585亿元。
同时,江苏银保监局抓帮促助纾困,提升民生保障服务质效。助力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江苏银保监局牵头省相关部门制定江苏省“十四五”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实施意见,对单户5万元以下贷款由财政全额贴息并纳入风险补偿范围。提升低收入人口保障水平。对重点医疗救助对象、低收入医疗救助对象以及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支付比例,2021年全省保险公司共向上述三类对象赔付5.1亿元、6.6万人次,单人最高赔付金额92.5万元。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中国人寿、紫金财险江苏分公司等机构开办“防止返贫保险”项目173个,为近200万人口提供防止返贫风险保障,全年赔付金额6393万元。
不仅如此,江苏银保监局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精准性。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提标扩面,在总结前期19个试点示范乡镇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乡镇扩大到60个,实现全省各县(市、区)全覆盖。(记者 祖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