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 > 正文

净值型理财产品挑选难 这些指标要重点考察

2022-01-28 16:38:10来源:

进入2022年以后,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市场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除了个别银行没有完成净值化改造,仍在发行少量老产品对接存量资产,绝大部分银行目前只发净值型理财产品。

相对于预期收益型产品投资者只需要考察产品收益率的高低,净值型理财产品挑选难度大大增加,投资者要考察的因素很多,很难挑到理想中的收益率较稳定的理财产品。

那么,现阶段投资者到底该如何挑选理财产品?要抓住产品的三要素信息,即收益、风险、流动性。

一、收益率

现在的净值型理财产品不再有“预期收益率”,取而代之的是“业绩比较基准”,但这个业绩比较基准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收益率,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可能会偏离很远,尤其对于中高风险理财产品来说,业绩比较基准的参考意义不是很大。

比如某股份制银行在售的一款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2%~8%,本身这个范围就很宽,毕竟2%和8%差异太大,但即使范围这么大,产品实际收益率仍然能超过该范围,该产品近6个月的实际年化收益率仅0.25%。

有些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值,也不是一个范围,而是挂钩了某一种或几种资产标的,比如某款净值型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新综合财富(1-3年)指数收益率*90%+沪深300指数*5%+活期存款利率*5%,这样的业绩比较基准不太容易理解,投资者挑选起来就更难了。

根据2021年5月27日银保监会发布的《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理财产品销售机构不得使用未说明选择原因、测算依据或计算方法的业绩比较基准,单独或突出使用绝对数值、区间数值展示业绩比较基准。所以,未来理财公司要么提供业绩比较基准的测算依据,要么不得提供绝对数值的业绩比较基准。

二、风险

产品风险是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之前最重要的考察因素,这直接决定了你账户里的钱是否安全。净值型理财产品的风险可从风险等级、投资范围、资产实际配置情况、历史净值波动等方面考察。

1.风险等级

理财产品一般分为5个风险等级(个别为6个),PR1~PR5级,其中PR1级为低风险,产品大多为活期理财,安全性很高;PR2级产品为中低风险,大多为固收类产品,安全性较高;PR3级为中等风险,混合类产品占比较高;PR4级为中高风险,PR5级为中风险,这两类产品的风险很高,很多产品只面向高净值客户、私银客户、合格投资者销售。

现阶段银行的PR2级产品占到9成以上,但理财公司的PR3级产品占到30%左右,稳健型投资者适合购买PR2级以下风险等级产品。

2.投资范围

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都有投资范围/投资对象这一项,如果均配置固收类资产,则产品安全性相对较高,如果配置了权益类资产或金融衍生品类资产,则风险相对较高,配置比例越高,风险越高。

3.资产实际配置比例

理财产品在成立之后,会定期披露投资报告,里面会有资产实际投资方向及配置比例,比产品说明书中的投资范围更加具体,可能会有一定出入,资产实际配置比例的参考价值更大。但新发产品没有该项信息。

4.历史净值波动

如果是非新发产品,投资者可以看到产品的历史净值波动,虽然历史收益率不代表将来收益率,但投资者可以看一下产品历史净值波动是否较大,自己能否接受这样的净值波动。

三、流动性

理财产品的流动性主要看运作形式及申赎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单一封闭式

这种产品最容易理解,过去理财市场上大部分都是这类产品,有一定封闭期,到期了本金和收益会自动赎回到银行活期账户。封闭期越长,流动性越差。

2.每日开放式

现金管理类/活期产品属于每日开放型,还有一些非现金管理类产品也是每日开放,属于T+1理财产品,每日开放申赎,赎回资金第二个工作日到账,流动性很高。

3.定期开放式

定期开放式产品目前也比较多,其中1年定开产品占比最高,其次是6个月、3个月、2年定开产品。1年定开产品每年开放一次申赎,如果在开放期内没有赎回,则资金会继续再投资1年。

4.持有一段时间后每日开放

理财市场上还有一种产品是持有一段时间后再每日开放,比如持有满270天后每日开放、持有90天后每日开放。

理财产品在封闭期内不能提前赎回,投资者购买产品之前要确保在封闭期内不会用到这笔理财资金。如果手中的钱长期内不会支出,则最好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

总结

通过考察以上收益、风险、流动性三要素,投资者基本能了解到自己适合购买什么样的理财产品,但有时候产品收益及风险不容易理解及考察,很多投资者理财水平有限,会陷入困惑之中。这种情况下,可以参考理财经理的意见,但不能全盘接受,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及判断。

此外,虽然目前市场上都是净值型理财产品,产品净值有一定波动性,但不同理财产品的波动幅度差异较大。

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净值型产品大多为“真净值”,产品净值大多呈现出震荡上涨的趋势,但很多地方性银行发行的净值型产品净值曲线十分平滑,主要是该类产品错用成本法估值造成,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伪净值”产品更受投资者青睐,只不过强监管之下,金融机构需要调整自己的估值方式,“真净值”产品会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

标签: 净值型理财产品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

头条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