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际银行普惠金融硕果累累 “十八字”要诀是关键
2021-06-08 16:37:06来源:财讯界
由于各地自然和经济条件差异较大,支持的普惠金融主体、重点也各有侧重,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模板化产品,必将面临较大困难。为了做好普惠金融工作,厦门国际银行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了快速发展普惠金融的“十八字”要诀:早布局、优机制、提效率、“山海经”、重创新、强风控,针对不同区域特点,探索普惠金融差异化改革和发展路径,因地制宜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助推整体政策在不同地区更好地落地。
茶叶是绿色南平的特殊名片,茶产业是武夷山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然而,茶产业发展的周期性和缺乏必要的抵押品,导致银行资金迟迟无法落地。厦门国际银行得知此情况,决心全力支持茶产业复工复产, 以厦门国际银行南平分行为例,分行灵活运用“茶叶+房产”抵押方式,破解“融资难”,将金融活水注入茶产业中,倾力助推茶产业发展壮大,切实为阵痛中的茶企排忧解难,将金融服务延伸进茶产业融合发展的各个环节,助力地方支柱产业生态发展。去年疫情期间,厦门国际银行南平分行认真落实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政策,开辟绿色通道,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降低贷款利率等方式,全力以赴帮助茶厂共渡难关。
莆田是中国闻名的“鞋城”,制鞋业产业发达,制鞋工艺水平世界领先。然而,多小散杂、供应链脆弱、市场快速反应能力不足,是长期困扰传统产业升级突破的“痛”。厦门国际银行积极深入市场调研,结合制鞋业特点,创新提出“制鞋业微指引”,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升级形成“纺织鞋服产业授信业务营销微指引”。截至目前,厦门国际银行已通过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纾困贷款、高抵押率授信等产品及政策,为多家鞋企提供了授信支持。
福建三明素有“国家森林城市”、福建“绿色宝库”美誉,是全国四个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厦门国际银行深入县域走访竹木加工等林产加工企业,不断加大对该类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以金融活水润泽三明林业经济发展,为促进三明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金融支持。
福建省宁德市既是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也是中国著名的大黄鱼之乡。但大黄鱼产业发展受制于传统银行融资手段单一、担保品缺乏等问题,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厦门国际银行宁德分行围绕当地脱贫致富的关键产业,创新提出以冷冻大黄鱼作为质押品,开展全市首笔“大黄鱼仓单质押反担保”业务。此外,厦门国际银行积极推进与渔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的合作,进一步扩大海洋经济金融服务范围,也为海带养殖户、渔排改造项目等提供金融支持。
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也是厦门国际银行重点关注领域之一,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龙岩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为帮助龙岩当地红色旅游企业度过经营上的“寒冬”,支持其恢复正常运营,厦门国际银行在授信额度和利率优惠上,给予了龙岩分行格外的政策倾斜。
厦门国际银行将“因地制宜”理念贯穿于日常经营管理与客户服务始末,紧扣“十八字”要诀,正以行动,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延伸金融服务触角,拓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普惠度。也走出来了一条适用于中小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特色实践之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