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神擦肩而过,WEY VV5护你周全
2021-05-27 09:38:21来源:榕城网
这几天在网上看到一条动态。一位疑似事故救援工作人员,网名为“D小黑哥”的网友,发布了一条动态,动态显示WEY品牌的旗下车型WEY VV5,经历了一场可怕事故的“考验”。
无独有偶,去年11月份,在广澳高速横沥桥附近路段同样发生了一起令人触目惊心的事故,一辆长城WEY VV7被失控货车撞下20米高的高架桥。
不过两起事故的结果都并不算坏,车辆报废,但车内人员只受轻伤,可见WEY品牌旗下车型的安全性是较为出色的。而这也传达给了我们一个信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自主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好,从早期只追求空间、性价比,再到如今讲求品质、质量等方面,可以发现自主品牌的更加全面了。
事故中WEY VV5表现如何
根据这位网友的描述,当时事故发生地高度落差为40m左右,WEY VV5经过十几圈的翻滚坠到山下。那么坠到山崖下的WEY VV5表现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先来看车头,铝合金前机盖所产生的形变较小,大大减小了发动机舱内零部件飞出可能产生的二次伤害。挡风玻璃碎裂,但没有产生大量的飞溅,玻璃整体性很强,也同样减少了飞溅对于车内人员的二次伤害。
再来看事故车辆的侧面,经过十几圈的翻滚,A、B柱并未发生断裂,车顶依旧坚挺,并没有发生塌陷的状况,确保了车内人员的头部不会受到挤压。
另外,从现场提供的实拍图片来看,翻滚过后的车辆左、右两侧的车门均可以正常开启,可见车身结构无太大形变,车身刚性不错。
最后看车内视角,全车安全气囊正常弹开,中控台整体依旧完整,并且没有对车内空间进行过多的侵占,确保了车内人员的腿部空间留有余量。而且中控台上的液晶屏也并没有破碎,减少了对于车内人员的伤害。
WEY VV5的“底气”何在?
在所有事故类型中,产生车辆翻滚的伤亡系数极大,那么在此类事故中,对于车内人员伤害最大是什么方面呢?答案是在翻滚过程中,车辆顶棚塌陷,压缩了车内的头部空间,进而导致车内人员的伤亡。
不过WEY品牌车型这两起事故来看,无论是WEY VV7还是WEY VV5,车身刚性都是比较过关的。
犹记得,此前WEY VV5进行过车顶静压试验,此项测试模拟的就是车辆在翻滚过程中,对车身顶部部位所产生的压力。这项试验国家的检验标准是载荷等于车身整备质量的1.5倍,车顶形变小于127mm。
而WEY VV5当天对车身顶部施加的载荷压力是车辆整备质量的3倍之多,不仅如此,面对如此强大的压力,WEY VV5车顶部位的形变仅有40mm左右。可以说能获得此等成绩,WEY VV5的车身刚性还是非常优秀的。
当然除了“硬”实力之外,WEY VV5的“软”实力表现也是相当全面。它配备了FCW前碰撞预警系统,该功能通过雷达系统来时刻监测前方车辆,判断本车与前车之间的距离、方位及相对速度,当存在潜在碰撞危险时对驾驶者进行提醒。
AEB自动刹车系统。当目标小于安全距离且车速低于45km/h,驾驶员没有作出反应或制动力不足时,系统会控制车辆完全刹停避免碰撞,若车速高于45km/h则会降低车速,降低碰撞程度。
RCW后碰撞预警。使用左右雷达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正后方目标,可识别车后70m范围目标车辆,当驾驶员驾驶车辆在道路上正常行驶,后方本车道内有目标快速接近时,根据相对速度及距离计算出碰撞时间,当时间小于1.4s,车辆发出RCW信号给仪表以提示驾驶员采取措施并激活双闪来警告后方车辆。
RCTB倒车侧向制动。雷达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侧后方目标,车左右两侧探测范围各为50m,车后距离为8m,当驾驶员进行倒车时,当雷达检测到与后方靠近的车辆碰撞时间<1.1s,车尾与目标车距离小于4m时,ESP进行主动制动,从而避免碰撞发生。
DOW开门预警。车辆以低速行驶或停止时,开门预警系统实时监控车辆相邻两侧后面是否有目标接近;如果此时车门是关闭的,位于后视镜壳体上的盲点报警灯会亮起,若此时车上乘员继续打开车门,报警灯变为闪烁,并伴有提示音报警”,提醒车内乘客开门存在风险。
所以综合来看,得益于拥有非常强大的“软”、“硬”实力,才使得WEY品牌车型可以让车主多次在事故中化险为夷,而它也作为一台车,完美履行了保护车内乘客生命财产安全的使命。
但即使车辆安全系数再高,面对如此事故,驾驶员想要安然无恙也需要建立在系好安全带的基础上。所以,驾车出门在外,切记按规定系好安全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