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特药业持续中标带量采购 打开新的利润增长点
2021-03-25 13:50:52来源:财讯界
在带量采购常态化的背景下,生物医药行业迎来了转型升级发展期。加码创新成为众多龙头企业的选择。不过,创新药研发也面临着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在这种局面下,既有稳定的产品收入、又有实力进行持续研发投入的企业愈来愈受到投资者青睐。
今年7月份,连续7年进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的倍特药业招股说明书在深交所创业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披露。在投资人士看来,倍特药业就是属于既有稳定现金流,又敢于进行研发投入的企业类型。
根据招股说明书,2017年至2019年,倍特药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25亿元、25.31亿元、32.3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28.63万元、27911.56万元22365.06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08%、8.35%和12.20%。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次国家带量采购中,成都倍特药业多个产品中标,而这些产品本身市场占有率较低,未来,随着这些产品进入公立医院销售,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带量采购持续中标
8月24日,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正式公布,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头孢地尼胶囊(100mg*10粒)和非那雄胺片(5mg*10片)两个产品成功中选。
据倍特药业介绍,自2018年11月国家医保局启动国家集中采购以来,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主动参与集采项目。在此前的“4+7”试点及扩围、第二批集采项目中,已先后有头孢呋辛酯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氟康唑胶囊等产品中选,且价格降幅明显,极大地减轻了患者负担,节约了医保基金。未来,倍特药业还将继续研发和生产更多安全优质的药物,将优秀产品惠及到更广大患者。
在倍特药业带量采购持续中标背后,是公司强大的产品管线储备。
倍特药业7月6日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这家来自四川的医药龙头企业,目前在销产品品规超过140个,涵盖抗感染、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和造血系统等多个细分领域。公司拥有逾210个制剂产品,逾60个原料药产品的注册批件。其中包括多个首仿或独家产品,此外6个产品品规已经通过一致性评价。
据记者梳理,在披露招股说明书之后,倍特药业的产品一致性评价又有新进展。今年8月份,倍特药业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文件,公司研发的又一重磅产品——倍特罗®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正式获批上市。该产品按照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4类申报,是国内首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度洛西汀。8月12日,成都倍特药业提交的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一致性评价补充申请获得CDE承办受理。
截至目前,倍特药业(含子公司)已有24个品种提交一致性评价补充申请,其中有14个属于全身用抗感染药(12个为全身用抗细菌药);24个品种中有5个已获批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有4个为全身用抗感染药(2个为全身用抗细菌药)。
集采有望打开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开展的国家集采中,成都倍特药业有“光脚企业”之称(指集采相关品种市场空白或占比小的企业)。
据了解,在4+7集采中,倍特药业的头孢呋辛酯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中标,该公司在这2个品种所占市场份额均在5%左右;在第二批国家集采中,倍特药业的氟康唑胶囊中标,公司在该品种所占市场份额基本为0;第三批国家集采56个通用名品种中,倍特药业有2个过评品种在列,且均顺利中标。其中,倍特药业的非那雄胺片上市多年,但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一直未得到提升;头孢地尼胶囊于2020年7月以仿制4类获批生产,刚好赶上第三批集采。
倍特药业这些“光脚品种”顺利中标,将成为开拓市场的大好机会。未来,随着带量采购的持续推进,有望给公司带来稳定的利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