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格局下的数字新经济”|2021第五届深圳湾新经济全球论坛圆满成功
2021-03-23 17:00:45来源:晶报网
3月20日,由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深圳湾国际创新联盟主办,创投决、中安智谷联合主办,深圳市企联云创空间创投发展有限公司、深圳湾(肇庆)新经济加速器承办的主题为“双循环格局下的数字新经济”的2021第五届深圳湾新经济全球论坛在广东肇庆隆重召开。来自政府、企业、高校、人大金融研究院等各领域的20多位大咖和近百名观众汇聚肇庆,于论坛现场,畅论新经济、新教育、新金融、新材料等前沿话题。现场同时举行了深圳湾(肇庆)新经济加速器开园仪式与2021首届七星岩直播节。
论坛同步线上直播观看人数突破353万人次
聚焦一:紧抓数字技术,释放经济能量
当前,数字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现代经济活动中,提高了经济效率,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转变,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数字经济既是经济转型增长的新变量,也是经济提质增效的新蓝海。
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在《数据生产要素价值化:优化旧要素》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数据资源是新的生产要素。因而如何将数据生产要素价值化去催生新发展动能成为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为此,刘院士在会上阐述了数据生产要素价值化的基本逻辑与技术,有了基本的技术路径,就能实现数据赋能,将数字生产要素透露到各行各业之中。
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院长唐善新在《数字经济·融合技术·区域发展》的主题演讲中强调,数字经济、融合技术和人工智能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三者联合能赋能企业转型升级至智能运作,促进企业不断演变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加速演进,不断重塑自身的商业模式、经营方式和竞争业态。而在肇庆实现区域发展的方向上,应该以创新集聚优势资源和提升产业层级为战略任务,促使产业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化。
Founders Space创始人、硅谷创业教父史蒂夫·霍夫曼,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变局》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企业在开发数字产品时要注意两点。首先,要有足够的创新能力,从而让产品有足够的竞争力,拉开与同类产品之间差异;其次,要尽可能地让数字产品使用起来简单、人性化,操作简单就意味着高效,这非常契合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习惯。
聚焦二:解读尖端科技,探讨科创方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重要的经济推动力。世界经济强国往往也是科技强国,世界著名企业也更多的富有科技属性。企业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执行者,所以对科技企业而言,着力创新科技,引领技术潮流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在《抓应用基础科学》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尖端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很多国家都在着力发展尖端科技,但尖端科技是建立在基础应用科学之上,这一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国家非常重视的稀土产业,它实际上是当代先进技术的基础,是一切高科技之母,它是半导体、芯片等精尖产品重要的原材料。没有材料科学之类的应用基础科学,就无法支撑尖端科技甚至地外科技。应用基础科学的研究需要脚踏实地,靠时间去深沉,当然这个行业也有着巨大的回报,它有着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空间。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5G课题组组长、深圳市5G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胡国庆,在《5G+未来经济新机遇》的主旨演讲中提到,5G将在未来引起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在这个过程中,会伴随大量行业壁垒的消失,从而产生大量的独角兽企业,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颠覆性技术。与此同时,5G带来的大网络大数据融合,会让互联网的格局产生巨变,对各个细分行业的应用也会产生深刻的改变。未来十年,5G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内将有6.3万亿的直接产出和10.6万亿的间接产出,年增长率分别为29%和24%,而且国际市场更是高达12万亿美元。
澳银资本创始人熊钢发表了《科创投资,任重道远》的主旨演讲,他指出,科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因此科创投资有着广阔的前景,但科创投资困难重重。市场局限、伪技术、缺乏成长性、估值泡沫化、市场柠檬化等是科创投资需要警惕的五个要点,故而科创投资应该重视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坚持以盈收为核心估值原则,挖掘优秀的技术与商业皆备的团队。
《新经济》杂志社社长、广东省市场经济促进会会长杨明在《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融合发展》的主旨演讲中提到,新经济发展源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是由政府推动、引导,科技企业来得以实现,因此,科技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经济概念:它严格区别于技术发明,是由企业家把现成的技术革新引入经济组织,形成新的经济能力。 而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科技大联合的发展方式。
聚焦三:发展新能源,开创新未来
发展新能源是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和必然选择,是人类社会未来能源的基石,不论是从经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的高度来审视,还是一些特殊用途解决现实的能源供应出发,新能源开发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细康在《新能源的替代演化路径与投资策略》的主旨演讲中以交通新能源为例,他指出,人类交通能源的利用史经历了畜力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和如今的多能源时代,而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新能源作为交通能源将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能源危机、改善地球环境、降低碳排放等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内,原油、燃气、电动、氢能源是新能源投资的主要方向。
江苏零碳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硕发表了《零碳的未来,从建筑,环境到交通工具》的主旨演讲,他表示,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实现零碳有助于环境保护。对城市而言,如果能够实现建筑靠太阳能充电,污水和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就能有效地降低碳的排放;对交通而言,如果车辆可以依靠太阳能充电,就能做到碳的零排放,还能实现车辆的长时间续航;对能源而言,氢能是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大力研发的能源,但氢能的储运目前多是用长条罐来实现,需要高昂的成本,并且还有安全隐患,美国最新研发的球罐储存技术则在存量和安全问题上有了跨越式的提升。而对于零碳城市和零碳交通的项目,陈硕所领导的公司现已有多个成功案例。
加中环境合作理事会创会会长、国际抗疫产业联盟(IAIA)创始董事汤友志发表了《新能源汽车、绿色经济与国家氢能战略》的主旨演讲,他谈到,在汽车行业里,燃油、电动和燃料电池是可预见的未来里的三大汽车动力,燃料电池和氢能领域,发达国家已经有数十年的研发历史,技术储备丰厚,而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在过去主要是围绕燃料电池汽车展开,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开始形成,但大规模产业化目前还存在明显的技术短板,核心技术落后,关键技术产业化严重不足。所以在氢能领域,我国要在自主研发的同时,引进先进、实用和可产业化的技术。
聚焦四:重视内循环,投身时代洪流
2021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正在加速形成。内循环是国家对未来发展路径的重要规划和战略思考,势必将带来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滚滚洪流,因此对企业家而言,重视内循环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家品牌馆秘书长胡恒芳发表了《双循环背景下的品牌战略》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有利于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适应消费结构的升级。而品牌最容易激发消费欲望,只有富于想象力的品牌才会被消费者追捧。尤其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品牌战略能够大力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因为品牌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世界已经进入了品牌经济时代,全球竞争越来越集中于品牌的竞争。
深圳湾科创、创投决创始人邱道勇在《新经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表示,内循环是以区域经济为阵地,产业为载体,实现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流动,内循环最核心的体现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竞争。而深圳湾科创加速器汇集深圳湾创新创业动能,链接国际化人才资本资源,加速成长性企业跨越式增长,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种经营理念与内循环的外在模式和核心体现都高度契合。
圆桌对话:大咖论道新经济
当前,资本市场正以全新的速度和质量全面拥抱新经济,市场资金持续流动于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同时,创新型企业也在加速进入资本市场。新经济的特征是什么?企业如何向新经济转型?在由深圳湾科创、创投决创始人邱道勇主持的圆桌对话环节里,邀请了天图资本合伙人汤志敏、深圳嘉富诚基金董事长姜宏岩、中幼国际教育联合创始人赵忠义、深圳桂电电子信息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郭媛来到美丽的星湖边一同探讨新经济。
天图资本合伙人汤志敏认为,新经济在未来的消费场景中可谓无处不在,它将依托数字技术,以数据+消费的形式呈现,实现消费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深圳嘉富诚基金董事长姜宏岩表示,未来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走新经济道路。首先要着力产学研版块,用产业研融合的方式去赋能企业,其次要做到与国际接轨,新经济新技术的发展,是一条开放之路,需要融合国际元素,结合海内外的理念和技术才能得到快速发展。中幼国际教育联合创始人赵忠义指出,新经济的核心体现在于互动。以往的传统经济是由厂家进行大规模生产,再通过品牌传播、营销教化的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消费者的参与程度很低,反馈信息也不够及时。而新经济时代,因为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信息能够以最快速度传递给厂家。所以在他看来,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互动和反馈。深圳桂电电子信息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郭媛表示,随着内循环政策的提出,我们由过去的供给侧转为需求侧,要实现国产化替代,要实现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真正将符合运用规律的、符合市场方向的数字化技术和智能技术链接到产业之中。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院长唐善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细康、Founders Space创始人史帝夫·霍夫曼、深圳市5G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胡国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加中环境合作理事长创会会长汤友志、《新经济》杂志社社长杨明、天图资本合伙人汤志敏、深圳嘉富诚基金董事长姜宏岩、中幼国际教育联合创始人赵忠义、深圳桂电电子信息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郭媛、江苏零碳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硕、国家品牌馆秘书长胡恒芳、澳银资本创始人熊钢出席本次会议。
第五届深圳湾新经济全球论坛汇聚了数十位海内外著名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和学者,通过输出经验和研究成果,为现场及线上观众带来一场新经济未来走向的思想盛宴。论坛对未来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提出了种种构想,揭示了未来新经济的发展方向,这对企业和投资机构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