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管理市场前景诱人,医联能否持续领跑
2021-03-17 15:10:43来源:财讯界
目前我国慢病患者群体庞大,现有的慢性病患者已接近3亿人,且我国慢病危险因素居高不下,加强慢病管理刻不容缓。在2018年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将慢病管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要降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过早死亡率,控制慢病疾病负担。
2020年11月初,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优先保障门诊慢特病等复诊续方需求,门诊慢特病患者在线上复诊续方发生的诊察费和药品费,优先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各地将逐步扩大医保对常见病和慢性病“互联网+”医疗服务支付的范围。
新政策的陆续出台,再加上线上医保支付“最后一公里”的打通,慢病管理迎来快速发展,市场潜在规模巨大。
亿欧智库最新发布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白皮书》指出,2020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规模达268亿元,渗透率为11%;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2357亿元,渗透率将增长至37%。
医联是国内领先的慢病管理平台,一直专注于慢病管理平台的打造,为慢病患者解决看病难、复诊难的问题。随着慢病管理市场潜力的释放,慢病管理 “大赛道”开始渐渐拥挤,医联想要引领行业标准,立于行业竞争中的不败之位,就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医联创始人、CEO王仕锐早已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王仕锐一直秉承的理念就是“互联网医疗行业,应该是医疗+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医疗,学科建设能力、医疗资源整合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与那些偏重电商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不同,医联的定义是一家专注在慢病管理的“互联网医院”。医联要做的,是疾病的全流程管理,集结优质的医疗供给,通过中台给予合理调度,满足患者需求。王仕锐在亚布力青年论坛上说:“在互联网医疗行业已显现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医联没有选择继续在咨询问诊这个层面去做竞争,而是选择去往疾病管理的深水区,往服务模式更深、技术门槛更高、整合难度更大,最后对患者的结果负责的领域中去。”
相信医联会在未来中不断的加强自己的硬实力,为患者打造更加值得信赖的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