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屏幕大战即将开幕,柔宇蛰伏9年,成重要力量
2021-03-01 16:52:40来源:财讯界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电子产业一直“缺芯少屏”,芯片和屏幕是中国电子产业的心腹大患。今天我们不提“芯片”,只说“屏幕”。
改革开放后,我国从日本引进彩色显像管(CRT)生产线组装国产品牌的彩色电视机,由此形成自己的彩电产业,在当时,日本在显像管以及屏幕方面有着绝对话语权,就连巨头三星都要后退一步。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江湖。当时,为了不受制于人,TCL、创维和康佳等我国国产彩电企业相继投入巨资建设高世代面板生产线,全球液晶面板产业开始向东亚转移,形成了中国、韩国、日本等多强争霸的局面。
在技术推动下,液显技术升级到LED高清时代,又在市场、技术的推动下迅速进入到商业化OLED超高清屏时代,进入到这一阶段,韩国正式开启了一枝独秀时代。乃至到今天,韩国三星和LG还分别占领全球小屏OLED市场以及大屏OLED市场。
面对如此强悍的对手,我国屏幕企业如何杀出重围?占领市场。柔性屏领域无疑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风口。
据相关报告显示,柔性电子将成为未来五年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至2025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3049.4亿美元,年化复合增长率将达到惊人的144.71%。
而在此领域,我国已经有了较为强劲的企业,拥有和三星并驾齐驱的技术,它就是成立于2012年的柔宇科技。
据可查信息可知,柔宇科技由本科就读于清华,后赴斯坦福攻读至博士学位的刘自鸿博士和另外两个斯坦福大学校友所创。刘自鸿在斯坦福就读时,就对柔性电子技术颇感兴趣,对柔性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创立公司后,刘自鸿给柔宇科技确定的OLED方向是: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这是一条在材料体系和工艺路线上和三星LTPS技术完全不同的全新技术路线。
与LTPS技术相比,ULT-NSSP省略了高温脱氢、离子注入、激光退火等复杂工序,并减少了曝光显影次数,精简了柔性显示面板的核心工艺制程。因此,从理论上,柔宇的柔性屏生产线成本更低,生产良率也得到了一定提升。
根据新华社报道,柔宇在2014年成功研制出厚度0.01毫米、最小卷曲半径1毫米的彩色全柔性显示屏。2018年,柔宇在深圳市龙岗区建立了基于ULT-NSSP技术的柔性显示生产线,至2020年,柔宇一期工程年产能已达到280万片。
总的来说,柔宇ULT-NSSP技术对未来我国在全球柔性电子领域,占领份额,形成竞争格局,起着重要的作用。著名经济学家刘姝威对此也表示,“柔宇开启了一条全新的柔性电子和柔性半导体产业新赛道。”
柔性领域在未来拥有着巨大的容量,柔宇科技作为在此领域拥有技术和市场基础的企业,在未来必然会占据一定话语权,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