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专注慢病领域健康管理,坚持做行业的“冷板凳”
2021-02-03 10:46:01来源:财讯界
2020年,医联开始逐步加强学科能力的建设,加强慢病管理的壁垒,最初医联是国内首批获得正规互联网牌照的企业,平台拥有全国超过80万实名认证的医生和4.8万余名签约医生,2017年,医联拿下美国制药巨头吉利德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权益,由此开始涉足肝病领域,随后医联参与的不同病种的互联网标准化诊疗研究陆续“生根发芽”。2020年9月,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牵头以及医联的共同参与下,国内首个线上慢病管理专家共识项目《互联网医院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正式启动。10月,针对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5种常见高发肿瘤的患者院外互联网随访管理专家共识启动;12月,慢性肾脏病管理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依从性,有效延缓进展、延迟透析、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随后医联又宣布将在精神心理领域建设七大核心能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精神心理专科项目。
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强大的医生资源是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一大核心竞争力,医联致力于对疾病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集结优质的医疗供给、检测供给、筛查供给,放在管理流程中相应的位置,医务工作者和平台的调度中台,按照规范快速给到患者。2020年,医联明显加大了学科建设方面的投入。与传统疾病管理相比,互联网慢病管理在初始阶段无据可依,其有效性与安全性缺乏有效检验。为确保互联网慢病管理过程的规范化,保障患者的切身利益,医联针对超过15个学科、30多病种做了非常完备的学科建设,在各学科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科学、有效、规范的互联网慢病管理标准,让线上慢病管理有据可依。
在2018年,互联网行业迎来了政策的春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意见》,由此,互联网医疗的定义和诊疗范围进一步明确,虽然监管趋严,但行业由此进入更加规范的发展轨道上。随后医联开始逐渐向其他病种领域延伸,医联互联网医院现有专科包括肝病、艾滋病、糖尿病、骨科、肿瘤等多个细分领域,在慢病管理领域,医联已经逐渐建立起一定的竞争壁垒。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