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正文

疫情之下的2020 慢病管理在风口释放市场潜力

2021-01-30 12:11:10来源:财讯网

新冠疫情之下,互联网医疗在2020年迎来了“进化”。

疫情催生了更多患者线上医疗的需求,“无接触”的线上问诊方式,让互联网医疗在不平凡的2020年迅速增长。据Analysys易观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2019年期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为1336.9亿元,同比增长35.6%。本就飞速发展的行业,又在2020年的疫情的影响下,市场规模增至1960.9亿元。而在高速增长的互联网医疗中,慢病管理的正逐渐兑现其潜力。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现有的慢性病患者已接近3亿人,每年增加1000万人,中国已经进入慢性病高发期,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慢病患者群体。为了有效遏制这一态势,目前,慢病防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

疫情之下的2020,互联网医疗所带来的的线上交流与问诊提供了“无接触”医疗服务,有效降低了患者们线下的感染风险,缓解线下医院的就诊压力,同时也满足了疫情下慢病患者和轻症患者的居家治疗与用药需求。

在政策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之下,真正深入打造互联网+慢病管理生态闭环的企业,打开的是另一个千亿级市场。

据此前亿欧智库推出《2020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白皮书》指出,互联网慢病管理在公立医院外的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2300亿元;由于医疗的特殊性,对于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来说,以医联为代表的"医带患"模式更容易建立稳固的医患关系;此外,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的竞争也不仅仅是流量的竞争,竞争的核心是如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医联作为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的典型代表,正不断加速前进,对线上慢病管理也愈发驾轻就熟。

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慢病管理 精细化运营助力医生轻松管理

医联成立于2014年,2018年初开始布局互联网医院,并以肝病为切入点,聚焦慢病管理领域。目前,医联平台上有80万注册医生,5万+签约医生,服务慢病患者超过350万。

借助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手段,2020年以来,医联在既有服务闭环的基础上,还推出了医生助理、患者健康管理师等角色。医生在医联平台认证后,医联会为每位医生配备专属的医生助手,辅助医生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心理辅导、生活方式干预等服务。并通过日常随访跟踪,获取患者的相关情况及用药数据,便于医生对所管理患者的高效精准随访,积累临床治疗数据,助力研究。

另外,医联会为每位患者匹配一位专属健康管理师,对他们进行一对一服务和照护。患者在平台上跟随他的主诊医生,坚持规范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或好转,增加对医生及平台的信任,提升依从性,从而不易脱落。同时,医联为医生提供了上百项患者管理工具,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复诊,依据患者过往的病情提供专业的治疗管理方案,帮助医生更加规范高效地管理和服务患者。

持续加强学科建设  医联“医疗+互联网”构建核心竞争力

医联创始人、CEO王仕锐认为:“互联网医疗,应该是医疗+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医疗,学科建设能力、医疗资源整合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与其他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不同,医联的定位是一家专注于慢病管理的“互联网医院”。对于学科建设和医疗资源整合,医联始终持续耕耘、不断进步。

在2020年,医联参与的不同病种的互联网标准化诊疗研究陆续“生根发芽”。2020年9月,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牵头以及医联的共同参与下,国内首个线上慢病管理专家共识项目《互联网医院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正式启动。10月,针对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5种常见高发肿瘤的患者院外互联网随访管理专家共识启动;12月,慢性肾脏病管理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依从性,有效延缓进展、延迟透析、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随后医联又宣布将在精神心理领域建设七大核心能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精神心理专科项目。

医联致力于对疾病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集结优质的医疗供给、检测供给、筛查供给,放在管理流程中相应的位置,医务工作者和平台的调度中台,按照规范快速给到患者。2020年,医联明显加大了学科建设方面的投入。与传统疾病管理相比,互联网慢病管理在初始阶段无据可依,其有效性与安全性缺乏有效检验。为确保互联网慢病管理过程的规范化,保障患者的切身利益,医联针对超过15个学科、30多病种做了非常完备的学科建设,在各学科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科学、有效、规范的互联网慢病管理标准,让线上慢病管理有据可依。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