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 正文

当前速看:车市竞争日趋白热化,浙江相关企业体感如何——“倒春寒”里,生机在萌发

2023-04-04 07:34:26来源:杭州网

虽有热闹的价格战,但汽车市场却像是遇到“倒春寒”。


【资料图】

去年销量一骑绝尘的新能源汽车,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前两个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20.8%,而去年全年为93.4%。传统燃油车持续两个多月的价格战,目前也还没有休战的意思。

这绝不仅仅是几家整车企业的事,背后牵动着整个汽车产业链和链条上成千上万家企业。作为汽车零部件大省的浙江,企业体感如何?

走访一线企业了解近况,两个对比引起记者注意:最大的反差,在于面上“倒春寒”与实际火热生产的场景;最大的改变,在于此前输出的是产品,现在则是创新能力。

裂变式创新

在一家主打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产品的公司里,一条上扬的曲线,是记者看到的第一个意外。公司刚公布的年报中,去年营收44亿元,今年预计70亿元,2024年力争破百亿元。势头如此迅猛,忍不住让人发问,“现在又是价格战,增速又放缓,你们没受影响吗?”

“虽然行业增速放缓,但总体上还是在增长的,这是最大的前提。”公司董事长特助坚定地答道。

这个回答触及到一个根本问题:身处的赛道十分重要。相较而言,新能源汽车仍处于上升通道,赛道足够宽阔。但是,并不是处于上升赛道中的企业就能轻松躺赢,只有不断制造新增长点,才能为跑下去提供足够的“肌肉”。

这位特助举例,这些年公司在横向纵向上一直在拓展延伸。横向,公司布局了新的业务板块,并逐渐放量。比如锻造工艺的技术突破及产业化,今年公司锻造板块将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且增速会非常快;纵向,公司不断增加产品种类。之前公司给整车配套价值在两三千元,现在可以到四五千元,甚至上万元。

第二个意外,来自于企业的自信。

交谈中,听闻这家企业去年凭新能源汽车用的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壳体,进入了国产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的供应链,去年千万元级的合作,今年将放量至数亿元级,我们感叹“搭上了快车”。

不料,一位负责人脸色一正:“不,我们的技术远远领先,是它高攀了我们。”原来,公司潜心研究了多年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带来产品全新升级,这次合作,使得该头部车企的制造成本可以大幅降低。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两字并非只是外人看到的新产品。在这家企业,记者看到更为珍贵的力量。

一是沉住气。早在2017年,公司成立锻造事业部。5年前,公司专门在日本成立了锻造研发部门,聘请了多位日本锻造领域的退休专家,对锻造的材料技术和生产节拍工艺进行技术攻关,沉淀了5年,终于实现产业化。

加之已经成熟的压铸工艺和2019年布局的挤压工艺,公司至今已完成铝合金压铸、锻造、挤压三大工艺布局。

二是前瞻性。在公司展厅,记者看到一个颇不起眼的铝瓶。可别小瞧它,2020年公司成立团队攻克氢能汽车用的氢气瓶,因为氢能汽车的研发仍处于早期阶段,因此团队在研发过程中触类旁通,不断触发一些现实可及的应用,比如医用铝瓶、新能源汽车用铝瓶。

无心插柳而得的铝瓶,去年为公司贡献了七八百万元的销售额,今年预计会有1亿多元。企业之所以不惧外部环境变化,原是因为早有准备——创新创新再创新。正是如此,让它有了穿越周期的底气和勇气。

制造业的支撑点是科技创新,这是一条必须遵守的规律,谁不遵守谁就会衰退。反之,谁做得好,谁就能成功穿越周期,迈上新的台阶。

12下一页全文阅读 责任编辑:

标签: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