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焦点 > 正文

【全球新视野】通航飞机亮相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品牌的握手彰显合作底色

2023-05-18 17:58:50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资料图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浙江宁波5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经历了两天大板车的颠簸及到达后的组装,一款轻型飞机出现在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现场。会期过半,该博览会的智能制造展区热度不减,分别来自捷克和斯洛文尼亚的鲨鱼飞机和蝙蝠飞机多次引来观展人拍照。

5月17日,展位现场,一名观展人给飞机拍照时连说几次“好酷”。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摄

首次参展的闫超一,是捷中鲨鱼(沧州)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这趟宁波之行,他第一次见到同行蝙蝠飞机营销总监刘丹,“以前互相知道名字,因为通用航空制造圈很小”。

同在一个展区,两款飞机各有特色,面向不同客群。刘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次展出的轻型运动飞机,已在浙江本地的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运营,参展时被临时调用。相邻展位展出的鲨鱼飞机则是同级别速度纪录保持者,闫超一介绍,该款飞机起落架可收放,可以应用于飞行体验、应急救援、航拍航测等领域,已在河北实现国产。

一名观展人在智能制造展区拍摄展出的斯洛文尼亚蝙蝠飞机。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摄

现场这两款不同品牌飞机的诞生,都有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底色。用闫超一的话来说,展出的这架鲨鱼飞机是该公司与捷克全面合作的成果。2019年,捷克鲨鱼飞机制造项目正式签约,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点项目,鲨鱼飞机由此入驻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产业合作基地。成功技术引进的正是闫超一所在公司。

同年,蝙蝠飞机也已在中国江苏投资设厂,方向之一是国产化。在刘丹看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通航产业发展上存在互补性,“中国在工业品制造技术与能力方面实力强大,无论是工业配套设施还是人员设计能力,都具备优势。通过相关飞机项目的合作,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能共同开发中国通航市场,把蛋糕做大。”

对于今后的市场潜力,两位从小就有飞行梦的参展商抱有信心。“目前,轻型飞机在国内的潜在用户、持有运动驾驶员执照(SPL)的人员在逐步增加。”闫超一期待有更多观展人能转化为用户,但他同时补充说,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多方面助力,如与通用航空相关的机场、跑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也许未来买飞机就像买豪车一样,开飞机也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刘丹说,目前有购买飞机需求的主要是通航公司和飞行员培训学校,更多人缺乏对航空文化的了解,“这需要从面向年轻人开始,逐步普及观念。”

责任编辑:

标签: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