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保险 > 正文

产品风控端亮起红灯 隔离险理赔纠纷提醒险企控制好“噱头产品”

2022-06-01 09:38:16来源:城市金融报

近日,隔离险理赔风波引起热议。从表面上看,此次风波主要是理赔标准定义与实际情况的差异,但也体现出了近年来保险产品层面的常见问题,即创新与风险预判识别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从产品角度来说,目前市面上所谓的“隔离险”,真实内涵是一份“意外险附加隔离津贴责任”,投保人因“隔离”获赔。但这一保险责任在宣传时被有意无意地放大,称之为“隔离险”其实是存在误读的。

如果没有因为此次疫情出现理赔激增,作为一类获客产品,“隔离险”无疑能拉近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也不失为一种有益创新。但当风险走向失控,继而引发理赔纠纷,那么就会出现诸如“保险理赔难”“保险是骗人的”等质疑,行业口碑“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无疑与近年来整个保险行业塑造“社会稳定器”的努力背道而驰。

从险企角度来说,此次“隔离险”创新出发点旨在补偿投保人因疫情导致的成本支出。但遗憾的是,无论设计还是运营层面,产品提供方都未能做到真正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只是凭借“隔离获赔”的宣传以及低价优势在各大平台收获流量。与此同时,个别地区疫情反复也带动了隔离险的销售高潮,毕竟病例数据的增长无形中成了产品的宣传背景板。平台数据也显示,在疫情波动时期,隔离险销售尤为火爆。

但销售端热火朝天的背后,产品风控端却亮起红灯。人类几千年的经验早已无数次证明,传染病风险走向是不可预估的。这是常识,你知道我知道险企也一样知道。因此3月份疫情出现多发、频发态势之时,一大波热销隔离险纷纷下架停售,收缩供给,原因就在于风险不可控。产品设计的所谓“隔离责任”,隔离期间到底应该赔付多少钱,实际上缺乏定价的依据,当静态产品遇上动态变化,保险公司是否预判到了赔付成本显著上升、理赔纠纷大量出现的情况?

笔者留意到,此次理赔纠纷其实早有苗头。早在产品面世之初,一些保险公司销售就颇为激进。而在潜在高风险地区封控前大肆宣传隔离险,往往还能收获一波销售高潮。部分“懂行人”还踩点购买,同时拉上亲朋好友、周边邻里“批量”投保,在隔离险投保基数不够大的情况下,大量潜在理赔人群为后续风险爆发埋下了重重隐患。

一款创新保险产品的出现一如婴儿的呱呱坠地,如何在产品面世之前做好例行“产检”,从而达到“优生优育”,这也是行业创新的前提条件。

创新从来不是一味追逐风口,恰恰相反,很多创新其实反而是“旧的东西”,如何从中发掘新的服务模式和理念更好地为大众服务才是目标。快递柜等很多年前就有,但从未像今天这样提供给我们如此多的便利。笔者期待险企能有更多的创新好产品面世,但也要控制好这类“噱头产品”的问题,真正扮演好“社会稳定器”的角色。(涂颖浩)

责任编辑:

标签: 保险责任 隔离险理赔纠纷 保险产品 意外险附加隔离津贴责任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