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 > 正文

正确认识“代理维权”风险 金融消费者应合理合法保障自身权益

2021-11-15 10:50:26来源:金融时报

近日,一起代理维权案被警方破获。业内人士称,这对金融行业打击此类行为有着一定的示范意义,同时,对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9月,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港股03988)业协会发布《关于防范银行业金融领域“非法代理投诉”风险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对代理维权给予风险提示。专家建议,消费者应当理性消费且理性维权,对因自身问题导致的债务问题、征信问题,应当通过守法守规的渠道去反映、去解决。

案例发人深省

家住山西某地的阿华因个人原因导致征信出现多起逾期记录,急需购房的他,无意中看到了一则帮忙处理征信记录的广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阿华联系了对方。阿华按要求将自己身份信息、借款信息以及实名的电话卡寄送给对方,先后多次给对方转账数万元,作为对方帮助删除征信不良记录的服务费。同时,按照对方提示的时间节点,针对性地拨打监管投诉电话,试图顺利删除自己的征信逾期记录。然而,阿华的征信不良记录非但没有顺利删除,反而等来公安机关的刑事调查。

据相关警方介绍,黑产人员向阿华虚构了能够删除征信不良记录的承诺,先后要求阿华转账数万元,并伪造了印有国家机关印章的证明材料,用于配合阿华向监管恶意投诉所需。目前,一名主要黑产人员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案件将进一步深挖,力求打掉团伙,达到维护良好金融秩序和群众合法权益的目的。

“我们目前了解到的是,阿华案是相关监管部门发声后第一起成功打击代理维权的刑事案件,对整个金融行业打击此类行为有着一定的示范意义。”作为此案件的协助方,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上消费”)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针对打击代理维权专项工作,我们配合推动多地公安机关对此类案件的立案侦查,同时,成立了打击代理维权工作小组,对工作中发现的代理维权信息进行线索梳理、法制研讨,积极奔走全国各地,将此项工作做细做实。

代理维权问题多

何为代理维权?按照《公告》所称,部分机构或个人假冒权威专家、专业律师等,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重要敏感个人信息,并支付高额服务费,通过捏造事实,阻止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开展有效沟通,缠访闹诉等方式,进行虚假投诉,或者提供统一投诉模板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向监管部门进行恶意投诉举报。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花样翻新的金融黑产更加趋于专业化、体系化,且呈现技术手段更新迭代较快、钻政策空子等特征,抓住消费者心理,以“代理维权”的名义攫取利益。替人平息挂账、删除征信记录,反催收黑产迅速蔓延与壮大。

“黑产将借款人迅速聚拢在一起,形成所谓的反催收联盟。尤其以代理维权为典型代表,黑产人员通过给借款人虚构内部有人、一定能够平账、删除征信记录等噱头,让借款人向其转所谓的活动费,达到骗取当事人钱财的目的。”一位业内人士说。

马上消费相关负责人表示:“代理维权具有成本极低、利润极高、市场需求大等特点。就拿阿华为例,明明几千块的逾期金额却宁愿走非法途径花数万元钱去‘消除’征信纪录,只为了能够在买房的时候正常贷款。”

而事实上,以“征信修复”“注销贷款记录”等为主要形式的“反催收联盟”黑产严重侵犯了消费者和整个金融行业的合法利益。《公告》提出,“非法代理投诉”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银行正常经营秩序,挤占消费者合理反映诉求的金融资源,背后隐藏虚假广告宣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无证照经营、黑恶势力恐吓威胁等违法犯罪活动。消费者应充分认识“非法代理投诉”的风险隐患及社会危害,谨防信息泄露、财产受损、征信污点、遭遇诈骗,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等风险。

多方合力对黑产零容忍

针对此类活动不断增加且呈现专业化、机构化态势,多地监管部门行动起来,对这类不良代理投诉等黑产进行专项打击。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发布《关于防范金融领域代理维权风险优化营商环境的通告》;福建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开展打击不良代理投诉举报专项工作的方案》,成立打击不良代理投诉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辽宁银保监局与沈阳市金融发展局、沈阳市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防范金融领域代理投诉风险优化营商环境的通告》等。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持牌的金融机构,要对黑产零容忍,同时凭借专业知识与警方通力合作,最终促成此类案件侦破和办理。

马上消费提醒,消费者应当理性维权,对因自身问题导致的债务问题、征信问题,应当通过守法守规的渠道去反映、去解决,而非“病急乱投医”,通过一些非法手段去处理;反催收联盟类黑产不但不能替消费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诈骗,增加总体社会发案量,且消费者个人信息同时存在被黑产人员再次转卖,被他人用于违法犯罪的风险;少数消费者为非正常途径处理个人债务与征信,配合黑产人员从事相关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相关单位工作秩序,耗费较大公权力资源,很可能让自身也步入违法犯罪漩涡中,最后落得一个得不偿失的境地。

责任编辑:

标签: 金融资源 金融消费者 金融监管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

头条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