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 > 正文

刘元春:稳健复苏带来的政策对冲风险可能比疫情本身更难控制

2021-10-28 18:15:54来源:金融界网

10月28日,2021天府金融指数线上发布会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会上发表了题为《脱实向虚是否能够解释当前世界资产价格和物价水平所呈现的各种表现》的演讲。

刘元春表示,在整个世界呈现出深度下滑的过程中,各种价格指标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异。首先体现为股市出现明显的上涨,去年经济出现了-3.6%的下滑,同时今年经济复苏在三季度又出现了全面受阻。IMF、世界银行纷纷在下调今年主要经济体的增长目标。但是世界各大股票指数却出现了快速上涨,并且不断创造历史新高。

第二是,整体经济不景气的同时,全球房地产价格却出现了持续上扬。2020年全球房地产价格上涨了5.3%,达到了过去15年的新高,租金价格上涨了1.8%。2021年持续了这种态势,目前土耳其、德国、葡萄牙、俄罗斯等国家都上涨了两位数左右。另外,美国房地产市场上涨明显,并且存在着强烈的结构性现象。标普凯斯-席勒指数显示美国平均房价同比上涨19.7%,再次刷新历史记录。特别是今年上涨特别快,创下了30年来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最大涨幅。

除了股市、房市出现这样的变化,大宗商品也出现这种变化。从去年大疫情导致的深度下滑,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从120下降到83.97,但从低谷一直攀升到172.56,攀升幅度很大。与此同时,在此过程中工业投入类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攀升得最高,最高点达到了203.7。其次是原油类,还有农业类的价格指数。因此就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普通观点、流行的观点,就是实体经济的低迷与资源脱实向虚密切相关。所以,经济复苏可能需要对金融进行整顿,需要快速退出货币宽松和刺激政策,使金融泡沫得到很好的抑制,让各种资源回归实体经济,从而推动宏观经济的良性循环。与这种观点相匹配的一种主张,就是要快速加息,退出量化宽松和宽松政策,治理房地产泡沫和其他泡沫,出台新的需求扩张政策。但简单传播这种主张,它的研究基础和理论基础并不是很扎实。

对于,美国房地产是不是存在泡沫,他表示,美国量化宽松退出是否将对全球市场产生强劲恐慌,冲击会否像2008-2009年那么大,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对导致目前世界资产价格、商品价格变化的核心原因深入分析,全球金融市场的推动力十分复杂,不能用泡沫化来进行简单总结,必须看到疫情冲击带来的各种结构性问题仍十分复杂。

第一,2021年美国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相当出色,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的销售成长均优于世界普遍预期,尤其是高科技、医疗等板块表现突出,从股权风险溢价等角度看市盈率也并不算高,同时失业率持续下降,很难就此得出目前美国股市泡沫非常明显的论断。

第二,虽然美国房价目前涨得很快,但存货、供给均出现急剧下降,导致供求出现了缺口;同时与世界其他国家横向比较,美国房地产风险性也并不是很高;且更为重要的是,美国购房者主体以高收入群体和Z世代年轻人为主,所以购房者主体的变化直接导致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增长速度和杠杆率比2006年、2008年低很多。

第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很多种,如需求复苏、发达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大规模推行、供应链瓶颈约束以及产业链供应链服务体系全面重构所导致的新旧体系转换过程不畅等,这些都与2007年底石油价格飙升的现实基础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资产价格上扬在这一轮经济萧条、疫情冲击和各国政策驱动下,其产生的原因实际上比表象要复杂得多。

最后刘元春认为,当前世界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分化依然处在相对合理的范围,结构性因素与超常规刺激政策可以提供一致性的逻辑说明。在疫情、短期结构性问题的冲击下,提升实体经济的方法不一定是所谓的“金融全面控制”,或者对实体经济进行持续简单的刺激,其真正所需要的组合关系或比传统观念复杂很多,因此稳健复苏带来的政策对冲风险可能比疫情本身更难控制。未来,在权衡增长复苏与风险释放时,必须加大对短期和中期结构性问题的关注。

责任编辑:

标签: 刘元春 疫情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

头条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