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 > 正文

系统重要性银行更需严格监管 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出现

2021-10-20 10:35:19来源:城市金融报

通过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实行更强有力的监管,有助于及早发现和处置此类银行存在的问题、潜在的风险,不但可促进系统重要性银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同时也将保持银行业的整体健康平稳运行,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出现。

我国商业银行如今有了最新座次排序。

19家银行脱颖而出,跻身首批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毋庸置疑,这19家银行在规模、业务、服务水平等各方面都走在了前列,在行业中极具重要性和代表性。名单中的绝大多数银行均实现上市,并通过较大的资产规模、稳定的业绩表现,成为资本市场中一块重要的“压舱石”。

而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以下简称《附加监管规定》),也与名单同时亮相。

近年来,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众多银行屡屡因信贷业务违规、关联交易管控不到位、违反审慎经营原则等问题收到罚单,仅今年9月份处罚金额就环比增长40%,体现出监管层对推动商业银行审慎经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高度重视。

《附加监管规定》发布,是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框架的重要举措,将极大提高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也将进一步夯实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基础。

规模大、业务复杂性高、与其他金融机构关联性强、在金融体系中提供关键服务等,这些词语无疑是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最好的注解。正因为这些银行极为“重要”,因此一旦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将不可避免地使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受到冲击,首次列出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并给予特殊“关注”显得尤为重要,在不断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大背景下,此次《附加监管规定》的落地可谓是关键节点的关键之举。

通过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实行更强有力的监管,有助于及早发现和处置此类银行存在的问题、潜在的风险,不但可促进系统重要性银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同时也将保持银行业的整体健康平稳运行,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出现。

《附加监管规定》最核心的内容无疑是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应满足一定的附加资本要求,但并没有一刀切,而是根据各家银行实际情况做到了有的放矢。根据评分不同将系统重要性银行分成5组,不同组别的附加资本要求也有所区别,充分考虑了各家银行的实际情况,更为审慎和精细。

当下,各家商业银行正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而疫情的冲击也使得银行盈利增长受到制约,进而使资本补充压力增大,此次附加资本要求显然也考虑到了上述情况,采取了稳妥且审慎推进的策略。

根据今年二季度披露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数据显示,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均满足所对应的附加资本要求,个别银行资本充足水平与要求尚有一部分“腾挪”空间,并不会制约其信贷供给能力,更不会减慢服务实体经济的步伐。但考虑到未来系统重要性银行面临的业务发展约束条件更多,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经营管理压力,这也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管理和风险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其妥善灵活的调整经营策略,发挥主观能动性。

较强的风险吸收能力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稳健经营的重要基础,此次通过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更高的资本和杠杆率,正是提醒其时刻注意保持资本的安全边际。

为满足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近年来频繁利用各种外源性资本补充方式进行“补血”。笔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附加监管规定》则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此类银行应建立资本内在约束机制,提高资本内生积累能力,切实发挥资本对业务发展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显然,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来说,“注重积累,精细管理”也将是其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道必答题。(吕东)

责任编辑:

标签: 系统重要性银行 商业银行 银行 银行稳健经营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