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银行 > 正文

科技金融要专业又要“接地气” 商业银行开展科技金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021-06-01 15:59:3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两个名词形式相近,却有不同的底层逻辑:前者是指通过金融手段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后者则指利用各类科技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过相同的是,两项业务都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商业银行开展科技金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专业当然是第一位的。比如,广州有超过1.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创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在走访当地银行科技金融团队时,记者发现,业务团队正是按照科创企业赛道划分任务的,不同的成员深耕不同的领域,这种配置类似于专业投资机构。

“要服务好科创企业,归根结底要提升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对企业尽职调查的能力。”工商银行广州科创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了专业,还需要“接地气”。多位银行业务人员介绍,广东科创企业创始人多是标准的“理工男”出身,往往欠缺金融知识,对于银行能够提供哪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汇率避险产品、FT账户服务等不够了解。

目前,银行也在有意识地吸纳更多理工科背景的人才,一方面能够更迅速地理解技术;另一方面知识结构、思维模式相近的人之间,更能够互相理解、沟通。

留住人才并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决定了商业银行科技金融的质量,这需要银行调整对这类业务人员的激励机制及考核标准。据工商银行广州科创中心负责人介绍,在考核方面,目前业务人员没有经营业绩上的压力,主要评估的是其服务科创型客户的数量、服务能力以及产品创新能力,包括为科创型企业打造交流平台、组织相关活动,跟当地政府科技部门对接,以及设计创新产品等,与银行传统业务部门的考核指标不同。

记者注意到,目前商业银行在系统内部设立独立部门、独立支行,专门聚焦科创企业金融服务的情况尚属少数。大部分商业银行还是将科创业务放在普惠金融部门或公司信贷部门,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源不能完全集中在对科创企业的调研与对接上。而调研一家中小科创企业的周期往往比较长,如何评估这项人力成本也是商业银行需要考量的问题。

科创企业轻资产、重两权(知识产权、股权)特征明显,商业银行无法再用传统方式对之进行评估。量化之外,做好科技金融,关键在人才的选用。(记者 许予朋)

责任编辑:

标签: 科技金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高新技术企业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