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负债管理 监管引导银行负债管理提速
2021-05-21 14:26:40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王伟曾联合撰文指出,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监管强化等因素交互影响下,商业银行被动的、各业务条线割裂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对此,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应该向主动的、各业务条线统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转型,全面加强表内外资产负债的统筹管理。
将负债管理作为经营战略“重中之重”
2020年,多家银行都将负债管理作为经营战略中的“重中之重”。在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建设银行行长王江指出,在负债端,要坚持量价平衡,合理调整负债产品,进一步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净息差保持在合理水平。
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指出,从负债端看,农行通过对负债端成本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资产端利率的明显下行。一方面,主动调整存款策略,压降部分高成本的存量存款。去年农行存款付息率只有1.53%,同比下降6个基点。另一方面,抓住去年市场低利率的时间窗口,加大市场化负债融资的力度。
光大银行董事长李晓鹏在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介绍,光大银行在资产和负债两端同时优化结构。在负债端,该行大力压缩结构性存款,提升核心存款占比。数据显示,2020年该行负债总额增长5600万元,存款增长4600万元,付息负债成本比上一年下降了19个基点。
对于2021年息差趋势,多家银行预计全年的息差可能仍然存在一定的收窄压力,虽然收窄的幅度会趋缓。
曾刚、王伟特别提出,商业银行在制定资产负债策略时,需要突出存款的核心地位,增加客户黏性和资金稳定性,主动改善被动负债的可控性。同时在合规前提下发挥主动负债的补充作用,利用好主动负债可以提高商业银行负债的稳定性和多元化。
监管引导银行负债管理提速
监管部门出台的负债质量管理政策,无疑将成为商业银行加速开展负债管理的催化剂。
今年3月26日,银保监会进一步发布《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具体要求,从根本上助力商业银行更好提升负债管理水平,规范行业竞争,确保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监管重点引导银行关注负债质量,淡化对规模的重视,还明确划定了负债业务“禁区”,规定了商业银行的绩效考评要求,并设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突出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关注长远发展。
在此引导下,一方面,银行加快了负债质量整治速度;另一方面,银行也在积极建立负债业务定价机制。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发布研报认为,对于负债管理,未来商业银行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发力:健全完善负债业务定价机制;高度重视稳定负债的客户基础;着力推进负债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加快主动负债管理模式新突破。
展望未来,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表示,在负债管理方面,坚持高质量发展,深挖结构调整潜力,大力压降长期限高成本存款,通过各种手段加快财富管理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提升活期及短期存款占比。
王江也表示,在负债端,要坚持量价平衡,合理地调整负债产品,进一步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净息差保持行业的合理水平。(记者 仇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