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 > 正文

5千亿“麻辣粉”到期未续? 央行出手安抚债市大涨本月要降息?

2020-06-09 15:06:00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6月8日,5000亿元MLF到期未续,央行却以逆回购来对冲,宽松预期能否重燃?

5千亿“麻辣粉”到期未续?

6月8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保持2.2%不变。

由于有5000亿元MLF到期,人民银行实现净回笼3800亿元,同时在6月19日还将有2400亿元MLF到期。有评论认为,5000亿元MLF到期,央行却采用逆回购来对冲,这给市场留下了想象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银行公告还给出一个彩蛋,称将于6月15日左右对本月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一次性续做,具体操作金额将根据市场需求等情况确定。

市场普遍认为,本月初央行连续缩量续作到期逆回购,引发流动性投放偏紧的市场预期,而此次明确MLF月中操作,确实让市场吃下“定心丸”。分析人士认为,央行此举目的是通过开展7天逆回购,将资金到期压力转移至月中,并按照惯例于月中开展MLF予以续作。为对冲本周资金到期压力,央行或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

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对此表示,无论是前期逆回购长停,还是6月3日逆回购未续作,都不意味着货币投放收紧。逆回购操作的意义在于熨平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短期波动,在有突发事件时进行逆回购操作,并降低中标利率,形成利率引导的效果。而此次通过逆回购对冲MLF到期,也在市场预期之中。从到期情况来看,6月有两笔MLF操作到期,分别在6月8日、6月19日到期5000亿元、2400亿元,合计74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央行对到期MLF均在月中开展续作,比如5月14日到期的2000亿元MLF,尽管同为交易日,央行仍然选择在15日开展续作。东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沈新凤表示,今年以来,央行习惯在月中进行MLF操作,前5个月每个月均投放。本月两笔到期分别在上旬和中下旬,则月中投放MLF以对冲前后两笔到期资金较为合理。

国债期货全线上涨

央行公告发出后,国债期货全线上涨,而此前债市已经历数周暴跌。

近期央行的一系列操作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开始担忧货币政策基调是不是转向紧缩,这也引发了近日的债市熊市。

4月底债市开启暴跌模式,随着逆回购重启,债市在此前短暂企稳,而后因为股市暴涨提振风险偏好、央行创新实现“宽信用”,再度转为暴跌。国泰君安认为,当前看空情绪已得到充分宣泄,参考一轮小熊市50bp左右的调整幅度,短期内利率再向上空间已经比较逼仄。

华西证券表示,当前债市并不具备全面转熊的基础。近期债市的大跌是利空信号作用下市场预期从多空分歧迅速向一致看空的转变,预期重构的过程中引起了踩踏。但实际上,下半年经济大概率依旧偏弱,且央行最新推出的两项政策效果有待观察,货币政策仍需以偏宽松的态势对经济复苏保驾护航。从历史数据来看,“无风险利率上,贷款利率下”的组合出现概率较低,从推动贷款利率下行而言,无风险收益率目前不具备上行空间。

降息会不会来?

由于打击资金空转套利带来的担忧,市场预期利率中枢有可能会小幅回升。市场观点认为,在此情况下对于6月开展的MLF操作是否“降息”,市场目前未形成一致预期。

华泰证券认为,短期看防止“空转套利”是当下重要任务,直达实体工具对传统总量工具形成补充,这与降准降息等并不矛盾。如果信贷融资成本上行或冲击社融增速,反作用力也会出现。经济渐进修复和真实融资需求不强,货币政策宽松还没有根本逆转,仍存在降准降息可能。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市场中长期流动性出现边际趋紧的态势,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的政策释放势在必行,按照以往的历史规律来看,6月MLF利率和LPR有望小幅下调,甚至不排除6月有望再度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6月15日左右对本月到期的74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一次性续做,预计本月降准或将“落空”。考虑到半年季节性流动性压力,央行或将重启28天逆回购,并采取“逆回购+MLF”组合维持流动性和市场利率稳定。下阶段看,利率债和信用债的集中发行,对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仍将带来较大影响,全面降准仍然可以期待。

天风固收孙彬彬团队认为,展望6月,5月冲击因素对流动性的挤占将会有所减弱,无论是稳定市场预期,还是呵护中小银行季末流动性、推动银行补资本、防风险,央行都需要稳定半年末资金面。再加上当前经济毕竟只是弱改善,加大宏观对冲力度仍有必要,从降成本和控通缩的角度,央行应该仍然需要积极操作,特别是价格工具。预计6月大概率会再降准一次,公开市场利率调降20BP。

不过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认为,市场利率过低可能导致央行进行干预,通过暂停逆回购、停止降低MLF利率和窗口指导。DR007在1.5%至2%之间应当是合意水平。6月份央行仍会进行MLF操作,但利率可能不会调整,以推动市场利率向合意中枢水平靠近。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

标签: 央行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