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焦点 > 正文

中国官方:10到15年内完成行星探测工程 将开展小行星探测

2022-04-24 16:20:17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据中国官媒24日报道,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受访时表示,中国行星探测工程计划在未来10到15年内完成,接下来将开展小行星探测和取样返回,中国还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吴艳华表示,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圆满收官后,探月工程四期已全面启动,中国航天事业正全面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中国不是完全重复欧美国家的探月之路,比如“嫦娥二号”不是简单地绕月探测,还探测了图塔蒂斯小行星;“嫦娥四号”更是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探索;“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发现,月球比大家原先认为的还要年轻10亿年左右。这些科学成果都是人类的财富。

他指出,“天问一号”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圆满完成后,行星探测工程接下来将开展小行星探测和取样返回、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穿越宇宙探测等。行星探测工程计划在未来10到15年内完成。此外,目前中国还在进行中长远发展战略规划论证,如太阳系边际探测等。

吴艳华表示,包括重型运载火箭在内的多型运载火箭也正在研制阶段,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完成首飞。重型运载是俗称,实际是指近地轨道能力在百吨级,囊括50吨到150吨之间的能力,它是一个型谱规划。重型运载火箭未来将满足中国较长时间内的深空探测和载人登月等重大航天任务。

吴艳华说,中国在论证是否要进行载人登月、发射大型空间太阳能电站、向火星发射更大探测设备,包括探测车辆等。这些载荷都需要大型火箭的支撑。

此外,吴艳华表示,中国要完善建立地基天基对小行星的监测预警系统,不仅要编目,关键是分析判断哪些是重危型;要对是否有可能解除这些威胁进行技术研究和攻关。同时,中国还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组织编制近地小行星防御发展规划,开发近地小天体防御仿真推演软件,并组织开展基本流程推演。

吴艳华说,中国将争取在“十四五”末期或2025年、2026年,对某颗有威胁的小行星既进行抵近观测,又实施就近撞击,就改变其轨道进行技术实验,为未来人类应对小行星地外天体对地球家园的威胁,作出中国新的贡献。(完)

责任编辑:

标签: 小行星探测 月球样品 宇宙探测 探测设备 深空探测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