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 > 正文

世界快看:实地救生艇 力量发展8.09亿元收购张量商用物业组合

2022-07-14 05:38:53来源:观点地产网

观点网 7月12日,力量发展发布公告称,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力量(秦皇岛)能源有限公司作为买方与实地地产的六家间接或直接全资附属公司订立了收购目标物业的合同,代价约为8.09亿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实,早在今年5月份,买卖双方就曾订立过有关物业收购的合同,当时的收购代价约为7.69亿元,与之前相比,此次调整了原物业的范围。

据了解,力量发展收购的物业为分布在武汉、青岛、荆门、中山、无锡以及遵义的商用物业组合,总共涉及120个单位,建筑面积总计约为7万平方米,2022年4月30日初步估值的参考价格约为8.72亿元。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卖方公司均为实地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或全资附属公司,张量是实地地产的控股股东。买方力量发展的第一大股东同样是张量,第二大股东则为富力地产联席董事长兼行政总裁张力,为张量的父亲。

力量发展于公告中表示,目标物业地处华南及华北多个城市的中心商业区,鉴于集团计划继续巩固其在华南及华北地区的销售网络,收购事项可能会使公司进一步拓展其销售网络及扩大其地理覆盖范围,以探索和受惠于中国内地的潜在商机,并从相关城市的中心商业区的未来发展获利。

左手倒右手,将商业资产从实地地产置出,或许也和这个平台近来的各种"风波"相关。

实地地产是张量于2006年成立的公司,其前十年的发较为缓慢,2015年合约销售额仅14.6亿元。但之后两年,实地抓住了中国房地产行业最迅猛的增长期,在广州黄埔长岭居板块陆续拿下6幅地块,其中五宗地块的总拿地金额超过34亿元,后被开发成大型住宅项目--实地常春藤。

实地常春藤曾一度热销,使得实地在2016年首次销售额突破百亿。之后,实地加大了投资,曾有报道称,其计划在2018年达到千亿规模。

然而现实与理想没有达成一致。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实地分别实现合约销售额约201.1亿元、158亿元、119.6亿元、257.4亿元、115亿元。

在销售没有跟上的同时,其负债却居高不下。实地集团2020年5月发布的上市申请书显示,2017至2019年,实地集团净负债率分别达3809%、533%和22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期,实地的借款成本为12.8亿元、17.08亿元、21.73亿元,销售毛利为7.72亿元、15.71亿元、25.44亿元,前两年的借款成本甚至高于毛利。

或许是因为财务数据不理想,2020年5月的IPO也未能成功,这堵上了一条对于该公司来说较好的低成本融资之路。

在上市输血未果的背景下,实地从去年5月被曝出商票逾期兑付事件,甚至有多次被商票持票人围堵办公室的情形。后续裁员、项目停工的情况也不断出现。

今年6月份,广州天河区人民法院将实地地产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46459元。据企查查信息,实地涉司法案件249起,有失信记录2条,未履行数量2条;有被执行人记录14条,被执行总金额12485.74万元;限制高消费记录2条。

实地已处于危如累卵状况之中,寻找合理的路径分散风险及使现有资产尽量保值或是其必由之路,而"亲近的"力量发展很难说不是其最好的"救生艇"。

力量发展今年5月份斥资10亿元购买了富力地产出售的海口大英山新城市中心物业,观点曾认为这是张力父子的"输血"棋局。而此次以8.09亿元收购实地物业,力量发展能受益于相关城市的中心商业区的进一步发展,实地也能够用回流的资金补充现金流,同时降低资产风险水平。

这些物业若继续在实地手中可能会有较大的被执行的风险,或者出现难以为继的可能,而放到力量发展这个更加安全的平台之上,这些风险或得到释放。

有观点认为,在目前房地产企业普遍受困的情况下,即便实地想要向市场出售这些物业,也很困难取得较高的对价,与其折价出售,不如放到一个信得过也较为安全的平台。

责任编辑:

标签: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