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学子沦为“制刀者”报道引多方关注,“大学生如何防电诈” 宣讲进校园
2022-04-21 15:09:51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 通讯员杨槐柳)在本报“IT青年成涉诈App制刀者”系列报道的推动下,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武汉分论坛(CCF YOCSEF武汉)、武汉计算机软件工程学会和武汉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于4月20日携手推出“大学生如何防电诈”校园宣讲首场活动。
目前发案高、损失大的电信网络诈骗有哪些?在校大学生尤其需要防范哪些新型电诈手段?当天下午,武汉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民警杨雅迪,给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等10所高校的大学生带来首场讲座。
杨雅迪围绕大学生易遭遇的电诈手法及防范方法、平时易接触到的电诈黑灰产业链,以及易被引诱参与的电诈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等展开宣讲。她介绍,当前电诈手段翻新快,诈骗团伙分工明确、“话术”不易被识别、赃款转移迅速,“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尤其需要提高警惕”。
杨雅迪结合案例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大学生在网络“冲浪”的时间增多,相对更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成为“刷单”骗局受害者。一些大学生法治意识薄弱,出卖银行卡、电话卡等“四件套”赚快钱,最终将面临帮信罪处罚。此外,“游戏代练”“代写论文”“征信诈骗”等新型电诈骗局高发,同样需要识别防范。
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青年报》持续关注“IT青年沦为新型电诈案‘制刀者’现象”,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关注。2022年1月,CCF YOCSEF武汉分论坛、武汉计算机软件工程学会携手IT专业百名教授千名学生向全国发出倡议:坚决不做技术“制刀者”,力争将每一名师生打造成为反诈的“宣传员、服务员、战斗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