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 > 正文

人大代表刘发英:加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2022-03-10 14:40:42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桂杰)“目前民族地区教师队伍不稳定,学校教师向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流动,乡镇学校老师向县城流动,经济落后地区学校老师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情况,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提出了关于加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应制定教师《奖励性补贴发放办法》,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保障长效机制,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作为基层老师,刘发英2021年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991年师范毕业后,刘发英主动提出到长阳最边远、最贫困的黄柏山去工作。那里的村民生活十分艰苦,为了不让孩子辍学,她省下工资用来资助学生,一个月98.5元的工资被分成好几份。

为了帮助孩子读书,2005年她试着在网上发出了第一封求助帖子,得到爱心网友的回应,此后她以“英子姐姐”为名,加入网络助学的大军,成为一名助学联络人。

2010年,在长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她创办了英子姐姐助学网站,组建了助学团队,从爱心涟漪到慈善浪潮,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和爱心企业加入到助学行列。

“16年来,不管山高路远,我们一直坚持实地走访贫困学生家庭,‘一对一’公开透明助学,用行动兑现了‘不从善款中提取一分钱’的承诺。”在她180多本爱心账本里,详细记载了每一笔助学款的来历和去向。

截至今年2月底,英子姐姐团队与2000多名国内外爱心人士结缘,筹集助学善款2900多万元,让4300多名困难学生上学读书,其中有1500多名受助学生考上大学。

在帮助困难学生过程中,她发现,师资队伍不稳定是学生辍学的原因之一,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农村缺乏专门的教师培训中心,基层教师的培训形式和内容不适应网络时代新技术、新教学任务的需求。

刘发英建议,“十四五”期间实施的“国培计划”应把民族薄弱地区作为中央投入重点,在民族地区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促使教研、培训、教管理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基层教育干部的培训与培养,组织公民办幼儿园园长培训,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和校(园)长任职资格培训以及新教师跟岗培训等。

“我在基层,感触特别深,一个负责任有能力的老师就可以托起山区孩子的一片天,就能够把孩子们留在校园。”刘发英说,“帮扶民族地区贫困学生,从根本上要靠教师队伍的壮大和稳定。”

责任编辑:

标签: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