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 > 正文

最忙的一天产生三块金牌,首体场馆群如何做防疫

2022-01-28 19:44:30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两个项目、三个场馆同时运行,训练、比赛日程交织密集,北京赛区唯一的场馆群——首都体育馆场馆群如何筑牢防疫关?

首都体育馆场馆群运行团队医疗和防疫副主任赵成芳今天透露,具体场景、点位的防疫措施都已明确,并将疫情防控嵌入赛事活动各个单元。

首都体育馆场馆群包括以海淀区五塔寺路及长河为界划分的南北两个院区,含一个竞赛场馆和两个训练馆,赛时将同时运行。

从2月4日到2月20日,该场馆群将进行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个项目的比赛。其中包括了25个训练日,17天比赛,10个金牌日,共产生14枚金牌。共有18个竞赛单元(花样滑冰12场、短道速滑6场),训练约364场(花样滑冰167场、短道速滑197场)。花样滑冰有32个国家和地区148名运动员参赛,短道速滑有23个国家和地区112名运动员参赛。

冬奥赛时,首都体育馆将进行30次场地转换,涉及冰面、防护垫、景观、摄影点位、转播机位、计时计分、临时设施等多个环节,需多个业务领域、约200人密切配合,在2小时内全部完成。

2月7日是首都体育馆最繁忙的一天,将产生3枚金牌,分别为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金牌、男子1000米金牌和花样滑冰团体赛金牌,还将进行3次场地转换。

面对如此密集的人员和赛事安排,首体坚持“防疫为先”。赵成芳说,统筹疫情防控、赛事组织与场馆运行一体推进,严格落实闭环管理,统筹“四个联动”,即三个场馆联动,注册分区、运行分区和防疫分区联动,闭环内外联动,场馆和属地联动。

赵成芳介绍,目前首体已建立安保、防疫、交通“三位一体”协同机制,通过远端管控、封闭管理、分类管控、定点集结等严密措施,全力做到“分区不重叠、流线不交叉、界面严管控、人员不跨区”。并规范明确了具体场景、点位的防疫措施,将疫情防控嵌入赛事活动各个单元。

整个防疫体系包括人防、物防、技防。在赛前全员疫苗接种,每日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工作基础上,筑牢科技防疫屏障。首体南北两院区部署了数字监测哨点16个、智能测温仪20台、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点位6个、空气消毒机点位53个,为闭环外工作人员配发多体征感知设备800余台。

此外,还编制了疫情防控总体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强化覆盖全部领域的应急演练和培训指导。

所有人员已按照岗位分别进入闭环内和闭环外,目前闭环内1500余人、闭环外900余人。来自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十余个集中来源单位和部分社会来源志愿者的,共计929名专业志愿者和通用志愿者,已全部分配到各个岗位,开展了分层分类培训。

在服务保障方面,首体主场馆、两个训练馆共设置了11个医疗站,保障人员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京急救中心、北京红十字会救援服务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共计147人,为运动员、工作人员、观众做好医疗保障,建立起了首体场馆内外医疗信息沟通、疾病筛查和转诊机制。

借由冬奥会契机,这座50多岁的“双奥”场馆已具备夏季、冬季运动比赛场地转换的“两栖”能力。首体场馆改造前冰场仅可进行花样滑冰、冰球比赛,改造后冰场可进行花样滑冰、冰球、短道速滑、冰壶在内的30*60冰场可举办的所有赛事。通过预留排球插穴转换件,保证排球、篮球等非冰上项目均可使用。场地设计还考虑了赛后各类文体活动的临时舞台荷载。

赛后,首都体育馆将成为集专业冰上训练、群众体育健身、体育活动演出为一体的综合体、大本营,可承接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冰壶以及排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高水平赛事,留下丰富的奥运遗产。

责任编辑:

标签: 花样滑冰 短道速滑 首都体育馆 冰上曲棍球 短跑 滑冰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