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毅凭英科医疗成“手套王者”身家433亿 股价达299.99元/股创历史新高
2021-02-01 15:51:58来源:长江商报
在外界看来,刘方毅当前433亿的身家,充满了侥幸和戏剧性,而其对英科医疗的疯狂扩张令人担忧。
2021年1月25日,刘方毅实际控制的A股公司英科医疗(300677.SZ)股价达299.99元/股,又创历史新高,市值达1056.64亿元。刘方毅的身家由此达433亿元。
21年前,19岁的刘方毅举债远赴美国求学。期间,通过转手手套贸易,真正的零成本,他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因此踏足手套市场。
深耕手套市场,持续进行扩产,2020年,疫情之下,作为防疫的重要物资,手套异常紧俏,刘方毅因此完成崛起。
刘方毅的远大理想是,问鼎全球手套之王。因此,他继续大举扩产,已经布局的产能是一年达到2000亿只。
不过,相较于口罩,手套生产存在一定壁垒,属于资金密集型领域。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手套市场的需求或将大幅下降。
一年生产的2000亿只手套如何消纳,疯狂扩产的刘方毅,并不具备成本优势,需要冷静思考一下未来产能消纳问题。
31年深耕一战成名
一双看似不起眼的小手套,成就了刘方毅的辉煌人生。
1989年,19岁的刘方毅带着父亲向亲朋好友借来的钱远渡重洋,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求学。电子专业学习的刘方毅显出了较强的商业天赋。当时,艾滋病在欧美抬头,医疗防护手套一双难求。刘方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虽然身无分文,但他还是毅然投入其中。
命运总是眷顾着有准备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方毅得知,一名亲戚的朋友正在做手套生意。于是,刘方毅以身处美国的有利条件为资本,帮助对方经营。短短几个月,他便摸清了行业门道,并因此获得人生第一桶金。自此,他全身心投入到手套行业。
1994年,刘方毅开始和包括上海乳胶厂等国有企业合资,从事手套经营。2004年,刘方毅回到国内,重点投资也放在国内。2009年,英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次年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工厂。
不过,在国内,蓝帆医疗一直是行业龙头。
蓝帆医疗和英科医疗均坐落于山东淄博的齐鲁化学工业园内,二者相距不足100米。距二者约500米之处,就是产业上游企业齐鲁石化。蓝帆医疗的荣光一直盖过英科医疗,但坚毅的刘方毅一直坚守。
2013年,蓝帆医疗走上了多元化扩张之路,意欲从手套生产商向高端医疗器械巨头转型。而刘方毅依然聚焦手套,并不断扩张产能。虽然英科医疗也生产口罩,但还是将90%以上的精力放在手套上。
2019年,英科医疗实现营业收入20.83亿元,同比增长10.06%,净利润为1.78亿元,同比下降0.57%。蓝帆医疗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34.76亿元、4.90亿元,同比增长31%、41.41%。英科医疗与蓝帆医疗的差距还不小。
但在2020年,英科医疗大幅超越。
根据业绩预告,英科医疗实现净利润68亿元至73亿元,蓝帆医疗实现的净利润为30亿元至34亿元,英科医疗的净利润已经是蓝帆医疗的两倍多。
英科医疗的超越,源于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自身的时刻准备。
近年来,英科医疗的产能持续大幅扩充。2018年底,英科医疗手套年产能为127亿只,2019年底、2020年底分别为190亿只、360亿只,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手套生产商。
不仅如此,因为疫情,全球最大的手套生产商马来西亚TOPGLOVE停产,加剧了全球手套供求关系失衡,英科医疗的订单雪片似地飞来。今年二季度,订单已经排满了。
订单十分充足、净利润劲增,刘方毅的财富大幅增长。今年1月25日,刘方毅的身家最高达433亿元,蓝帆医疗的实控人李振平身家仅为34亿元。
疫情一战,刘方毅一举成名。
10倍扩产进击世界“王者”
站在百亿门槛上,成功者的目标往往是千亿甚至是万亿。刘方毅的新目标就是世界手套“王者”。
去年以来,刘方毅雄心勃勃地推动英科医疗疯狂扩产。
去年12月30日,英科医疗宣布,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设立全资子公司实施年产131亿只PVC高端医用手套项目的议案。今年1月27日,英科医疗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淮北工厂丁腈3号车间已全部投产,预计新增年化45亿只丁腈手套的产能。
类似的公告较为频繁。日前,英科医疗抛出重磅公告,公司与山东青州市政府签订投资合同书,拟投资建设年产500亿只(5000万箱)丁腈、PVC高端医用防护手套项目,项目总投资50亿元。项目由子公司山东英科医疗制品负责实施,一期工程投资7亿元。双方约定,一期工程于今年12月10日前开工建设,2022年6月1日前竣工投产。开工时间与签约时间仅相距10天。
与此同时,同样在青州,英科医疗还计划投资2.53亿元,建设年产33亿只高端丁腈医疗手套项目,2021年内竣工投产。
此外,英科医疗还与沂源县政府签约,拟投资1.20亿美元,在沂源县建设年产50亿只TPE手套和50亿只CPE手套项目。
三个投资项目,总投资合计约为60.39亿元,可谓是大手笔。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将新增年产633亿只手套产能。
此外,公司正在安徽濉溪英科医疗防护用品产业园实施280亿只高端医用手套、年产210亿只高端医用手套两个项目建设。去年6月3日,公司还宣布在怀宁县建设年产400亿只高端医用手套项目。在江西,公司新建年产271.68亿只高端医用手套产能。
此外,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新加坡英科在越南设立子公司,实施年产88.2亿只高端医用手套及其他医疗耗材项目。
根据公告,上述项目基本上都在三年内建设完成并投产,如果这些手套项目全部如期建设完成并达产,英科医疗新增的手套产能将达到1882.88亿只。
截至2019年底,英科医疗手套年产能为190亿只。这意味着,公司的手套产能将达2072.88亿只,是2019年产能的10倍多。
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马来西亚顶级手套集团TOPGLOVE曾抛出扩产计划,预计当年底手套产能为833亿只。
2020年,受疫情冲击,TOPGLOVE的43家工厂中28家停产。
据此可以判断,英科医疗的手套年产能有望问鼎世界第一。
成本短板或致产能过剩
追求产能的刘方毅,需要警惕产能过剩风险。
2020年,英科医疗暴赚,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一方面,疫情之下,手套市场需求激增,而全球最大的手套输出国马来西亚大部分首手套产能停产,加剧了全球手套供需失衡。疫情之前,马来西亚向全球供应65%的手套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供需失衡情况下,手套价格不断上涨,不断扩产的英科医疗恰逢其时,赚了个盆满钵满。
然而,随着新冠肺炎疫苗的问世并全面注射,群体免疫后,市场对手套的需求或将大幅下降。如此同时,马来西亚的手套产能将恢复,手套市场或将出现新的供需失衡局面。
那么,大举扩产的英科医疗是否会产能过剩?如何消纳新增的大规模产能?
对于这一问题,刘方毅似乎并未放在心上。他曾公开表示,不担心产能过剩问题。理由是,公司建成的产能占全球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十几。公司新建的是最先进的生产线,如果要淘汰,也是淘汰那些落后产能。
此外,手套不同于口罩、医用酒精等防疫用品,不能“临时抱佛脚”,想要快速投产几乎不可能,因为手套生产线具有较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
根据英科医疗披露,新一代PVC双手模生产线一条投资约800万元,一条丁腈双手模生产线超过2000万元,根据手套用途和颜色的搭配,一次性手套的生产线一般需要10条起投,投产周期需要12-18个月。
刘方毅的算盘打得没有错,但需要考虑成本问题及马来西亚生产商。
医用手套分为PVC手套、丁腈手套、乳胶手套三大类。PVC一般指聚氯乙烯,是一种合成树脂,丁腈是一种以丁二烯为主要原料的合成橡胶,乳胶一般指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全球市场中,PVC手套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丁腈手套和乳胶手套产能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地区。马来西亚是“橡胶王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化工业也很发达。
中国手套厂商生产丁晴、橡胶手套,多是向马来西亚进口原材料。因此,马来西亚具有天然的成本优势。
乳胶手套具有低碳环保优势,更符合发达国家市场的发展趋势。因此,未来,乳胶手套的市场需求会不断扩大,而PVC手套的需求增长或将放缓,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市场。
此外,疫情过后,全球对手套的需求或将减少,加上马来西亚等国家产能恢复,手套价格或将下降,或将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如果上述的局面出现,刘方毅的雄心壮志将难酬,产能过剩将打破英科医疗暴利神话。(记者明鸿泽)